
2025年,是AI狂飙的一年。年初,AIGC的浪潮初起,从内容创作到客户服务,企业争相入局,将AI视为降本增效的捷径。然而,行至年末,最初的狂热开始让位于冷静的审视。
企业发现,零散的AI应用,虽能带来短期便捷,却无法构建长期的护城河。当AI的幻觉与组织内部的巨大惯性成为新的障碍,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究竟该如何与这种新物种共存、协同?AI的发展,正从“工具时代”迈向“伙伴时代”,甚至“代理人(Agent)时代”。
正是在这个AI发展进入下半场、从狂热走向理性的关键节点,第18期《院长进修室》应时而生。我们邀请到两位真正站在变革风暴中心的顶级操盘手——香格里拉集团CMO兼中国区CEO董本洪(Chris)与帝亚吉欧中国总经理任远(Rita),与一财商学院院长黄磊共同探寻AI时代的管理之道。
![]()
他们将带来颠覆性的观点:AI不仅是工具,更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重塑”;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组织智能OI→数据智能DI→人工智能AI”的升维三角。面对增长焦虑,AI不是问题,而是增加“确定性”的砝码。
对于品牌,真正的挑战是“AI负责效率,人负责共情”。而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职场人,必须回答的终极问题是:当AI让所有人都能做到70分时,你如何成为那个能冲向100分的人?
这堂课,关乎AI下半场的生存、进化与未来。
![]()
从“工具思维”到“智能升维”
企业如何构建AI战略?
![]()
一财商学院:市面上谈AI的书很多,但大多聚焦于营销、创意等“术”的层面。
您的新书《AI管理学:人工智能重塑企业管理》为何选择从“企业管理”这个视角来切入AI浪潮?
董本洪: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大家对AI的理解太窄了。自从ChatGPT横空出世,它每周都在“变魔术”,导致大家普遍以为AI就是用来生成内容。另一极端的看法是,AI就是机器人、自动驾驶。这都是“盲人摸象”。根据我过去在企业推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真正的瓶颈永远在“组织”——比如部门墙、权力分配等。AI作为一种可以极大化或复制“人”的能力的资源,它首先冲击的就是管理的核心。如果只把它当作某个部门的提效工具,是极大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从管理重塑的视角来系统性思考,否则技术发展得再快,商业应用也只是零散的、片面的。
一财商学院:您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智能升维”三层框架:OI、DI、AI。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个框架的核心逻辑?它对企业落地AI有何指导意义?
董本洪:这个框架是为了摆脱“工具思维”,进行战略布局。它是一个立体升维的过程,顺序至关重要:
第一层是组织智能(OI):这是地基。在用AI之前,先要让你的组织本身变得“智能”,能够适应和拥抱变化。很多转型失败,就是卡在组织上。
第二层是数据智能(DI):这是支柱。沿着企业核心价值链(研、产、供、销、服),建立完整、干净的数据策略和能力。数据是AI的燃料,没有高质量的DI,AI就是无源之水。
第三层才是人工智能(AI):这是引擎。当前两步基础打牢后,再在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节点上,精准地应用AI能力,实现关键突破。
它指导企业系统性地、由内而外地构建智能化能力,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打补丁。
一财商学院:您曾提出“全域营销”概念,影响深远。对比十年前,今天营销的核心难题和AI带来的解法,发生了哪些本质变化?
董本洪: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已经从“线性”变成了“高度非线性”和“内容主导”。十年前的AIPL模型,假设了一个线性的递进关系。但今天,消费者可能因为信任一个主播就直接购买,路径完全是跳跃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静态标签上。过去的“千人千面”,我常说其实是“千格千面”,我们把人放进一个格子里,一个格子里可能有30万、50万人,给的是同样的东西。但真正的AI,可以理解“实时动态”,通过分析你此刻刷屏的行为,判断你当下的状态和需求,实现更细颗粒度、更实时的个性化。这才是质的飞跃。
一财商学院: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长焦虑是所有企业的痛点。您认为AI的到来,是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还是提供了解决方案?
董本洪:我认为AI是解决增长焦虑的解药,因为它极大地增加了业务的“确定性”。我在阿里巴巴操盘双11投放时,之所以能胸有成竹,就是因为背后有数据和AI模型支撑,我们可以做好模型,精算投入多少预算、创意人群切割到多细的颗粒度,会带来多少流量增量。它几乎是一个数学公式。今天的AI能力更强。所以,企业应该把最焦虑的那个业务痛点,和核心的竞争力相结合,找到那个发力点,然后用数据和AI能力为这个点插上翅膀,实现加速突破。
一财商学院:您提到未来的组织会是“人机共生”的弹性组织。在这种新形态下,我们过去所熟知的管理理论是否还适用?
董本洪:之前是“木桶效应”——即组织高度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可能会被颠覆,未来是“长板效应”的时代。因为AI可以将组织里最优秀员工的经验和技能模型化,沉淀为知识库,让普通员工也能随时调用,如同“最佳员工附体”。这就等于把所有人的短板,都提升到了组织内最长那块板的高度。相应的,组织形态也不再是固化的树状图,而会是弹性组织,根据任务需求,由AI辅助动态调取“真人”和“数字员工”组成最佳团队。
一财商学院:放眼未来,您认为什么样的员工或人才,才是在AI时代里不可或缺的?他们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
董本洪:我认为未来的员工需要具备三种核心能力,而这些是目前AI难以替代的:
创新力,AI目前仍是基于人类已有知识的回归性分析,真正的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依然源于人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协同力,在人机共生的新范式下,如何规划、组织、协调“真人”与“数字员工”高效协作,这种高级的管理和协同能力,主导者必然是人。
审美力,这里的“审美”是泛指,包括对价值、伦理、好坏、美丑的综合判断力。最终的决策和判断,需要人来完成。
![]()
AI时代的企业实践:
用“特种部队”引领全员AI变革
![]()
一财商学院:如果让您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AI对当今企业的核心价值,您会选择哪个词?
任远:我会选择“翅膀”。这个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如虎添翼”。AI是强大的效率放大器,但它不能代表你做决定,所以前提是你自己必须是一只“老虎”,拥有清晰的战略和核心能力,AI这双翅膀才能让你飞得更快、更远。第二,“轻盈敏捷”。装上翅膀的老虎,也摆脱了地面的沉重。我期待AI能帮助企业实现组织的扁平化,让庞大的身躯变得更加轻盈,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一财商学院:很多大型企业在推动创新时会遇到巨大的内部阻力。您是如何具体落地AI项目的?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方法?
任远:老实讲,我们一开始也想自上而下地全面推动,但发现要转变所有人的思维模式非常难。后来我们调整了策略,组建了一个精简的“AI行动小组”,可以称之为“特种部队”。成员都来自不同岗位,但都对AI有浓厚兴趣。我们以一个产出明确、和生意紧密相关的项目为驱动,让他们这批“尖子”去探索和实践。当这个小组成功做出一个标杆案例后,它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整个组织看到真的有人做到了,也想“卷起来”,从而主动拥抱它。这是一种“以点带面”的做法。
一财商学院:能否分享一个AI在业务上创造实际价值的案例?比如在用户洞察和营销转化上。
任远:我们在过去半年多推出了一款新品。通过AI,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用户洞察,AI分析了海量的社交媒体帖子,帮我们精准地找到了一个特定的生活方式圈层,并总结出深刻的洞察。第二,内容产出,基于这些洞察,我们做的所有内容都非常精准,让用户感觉“打到我心里去了”。第三,高效投放,结合历史数据,我们能清晰地知道在什么渠道用什么内容触达他们最高效。最终结果是,内容和研究成本节约了约40%,转化率比平均水平提升了超过20%。
一财商学院:帝亚吉欧是一个非常注重品牌情感和消费者体验的公司,在应用AI这种看似冰冷的技术时,如何平衡效率与温度?
任远:我们的原则非常清晰:“AI负责效率,人负责共情。” 这两者都至关重要。例如,我们用AI外呼来做产品推荐,效率提升了80%。但我们最怕给消费者带来冷冰冰的骚扰感。为此,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基于海量成功的沟通案例去“训练”AI,不断调整它的口吻、内容、情绪和沟通节奏,将人类销售顾问的“共情”能力模型化地植入AI系统。我们的目标是,让技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传递一定的情绪价值。
一财商学院:当AI技术普及后,您认为它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任远:最大的惊喜,也可能是最大的挑战,未来可能没有“不及格”的员工。AI可以帮助大部分人轻松达到70分的基础水平。这极大地提升了组织的平均能力水位线。但真正的挑战随之而来:当人人都能做到70分时,谁能带领团队从70分突破到100分?那些Low-hanging fruit(简单目标)被AI摘完后,剩下的难题需要深刻的商业判断和对消费者的极致理解。如何在普遍高分的背景下做到卓越,是新的挑战。
一财商学院: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比如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您在拥抱AI方面分别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任远:对于初创企业:我特别羡慕这个阶段,一切皆有可能。我的建议是“小步快跑,不断试错”。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很大的投资,从一些小处着手,先做起来,在和AI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你很可能就能找到那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于成熟企业: 我觉得应该和AI建立一种“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不要迷信人的判断是完美的,也不要期待AI是完美的。我们都不完美,需要相互学习。这个过程可能始于细微的提效,但最终会在与AI这个“思考伙伴”的持续对话中,让未来的战略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

![]()
▲《押注三平米:电梯广告AI实战指南》
▲《2024抖音电商CORE经营方法论手册》
![]()
▲《天猫国际2024进口消费趋势报告》
![]()
▲《从洞察到生意:阿里健康特色人群消费趋势报告》
▲《 <出海26讲> 跨境新商通识课全面上线》
▲《「鲜生」夺人 农货的品牌征途》
▲《2024出海攻略》
▲《新微商主义》
▲《新获客时代》
▲《新搜索时代》
▲ 品牌案例洞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