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联想发布了 2025/26 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营收来到 146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创下了单季历史新高。经调整后净利润 36.6 亿元,同比增幅 25%,利润增速明显快于营收。而三大业务——智能设备(IDG)、基础设施(ISG)和解决方案服务(SSG)全部实现双位数增长。
尤其是和普通消费者直接相关的 IDG 部门,单季营收突破 1081 亿元,同比增长 12%。核心则是联想 PC 和手机业务的高歌猛进:摩托罗拉手机出货量创十年来新高,联想 PC 市场份额首次突破 25%,继续稳坐全球第一。
但如果只盯着这些表面数据,就会错过联想这季真正要强调的——AI 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增长主线。过去几年,行业反复强调「AI PC/手机会是下一轮换机周期」,外界一度对这种说法的持续性保持谨慎,但联想这份财报用相对强烈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AI 不是下一轮,而是这一轮。
![]()
图片来源:雷科技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AI 相关业务营收占联想集团总营收 30%,同比提升 13%。而 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AI 终端设备的营收占比更达到 36%,同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更具体地说,在国内,联想 AI PC 已经占到笔记本出货量的三成;在全球,联想在 Windows AI PC 市场的份额来到 31.1%。
这些出货数据表明了,消费者事实上已经在大规模拥抱 AI PC。更关键的是,从联想的叙事可以明显感受到,AI 对终端的核心改写,是把终端变成一个可持续进化的「个人智能入口」。而当 PC 绑定了 AI 能力和个人数据,升级就不再只是「买一台新电脑/手机」,而是「换一套新的个人智能系统」。
摩托罗拉在这一点上也变得更重要。虽然手机业务本季度的亮点主要是收入规模突破,但从联想「一体多端」的战略来看,Moto 手机的角色不只是补齐移动端,也是联想打造「个人超级智能体」的关键节点。
![]()
图片来源:雷科技
而从终端转向企业侧,AI 的主线同样清晰。ISG(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本季营收增长 24%,AI 服务器收入实现高双位数增长,液冷业务同比增长 154%。到了 SSG(解决方案与服务集团),连续 18 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运营利润率超过 22%,AI 服务收入本季增长更是达到三位数。
并不意外,百模大战早已结束,应用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全球都在从「训练」走向「推理」。从服务器到存储、从冷板液冷到相变浸没制冷,再到行业解决方案,联想其实一直在以「混合式 AI」为路径抢占推理时代的基础设施入口。这部分业务不只是「卖服务器」,核心还是绑定长期需求的解决方案业务。
事实上,如果把这三条线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正在收敛成同一件事:联想已经明确地把未来押在端云一体化的混合式 AI 上,而不是在某个单点或设备形态上押注。联想还透露将于明年 1 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个人超级智能体」,核心是让终端:
听你所听,见你所见,记你所经历,也能思你所思,行你所愿。
某种程度上,联想就是想将终端的角色从「用户的设备」升级为「用户的个人超级智能体」。这件事对终端厂商的长期竞争格局影响,可能比任何一季的市场份额都更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