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北京男子独闯黄花顶,本以为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外出徒步,却在海拔千米的山顶神秘失联长达八天,这便是发生在今年2月的北京男子独闯黄花顶遇难事件。
![]()
黄花顶位于北京密云区云蒙三峪自然风景区内,主峰在牛盆峪北部,海拔1210米,低山在延庆区西拨子乡南园村,海拔721米,因两山山顶盛产黄花菜而得名。其中密云段南部分布有长城遗迹。过了黑风口,山区内是一片优美的落叶松林,山林上便是黄花顶。
黄花顶虽然只是海拔千米的中山,但却暗藏多重致命风险。其山体沟壑纵横,部分区域茂密植被中还隐蔽着数十米的断崖,下山视线一旦受阻,极易因误判路况发生滑坠。并且由于山体岩石风化严重,雨天或冬季积雪,会导致碎石滑坡,常年的山体崩塌还形成了复杂的石海地貌,一旦坠入生还希望渺茫。
而该景区在2019年12月便因企业转型、设施老化被撤销了AA 级资质,景区长期处于关闭状态,原有的步道年久失修,大部分路径都已经被植被覆盖,或被山洪冲毁,仅尚存一些碎石坡和泥泞难行的山间野路。并且还没有指示牌和防护栏,加上山中植被茂密,视线受阻,即便是携带手机导航,也容易因信号中断或地形遮挡,偏离路线迷失在山林中,然而依旧有很多户外爱好者来这里登山,网上也有不少打卡攻略。
2025年2月15日,平时热爱马拉松运动的刘某,独自前往密云,准备爬一下黄花顶锻炼身体,散散心。当时正值冬季,山中不仅夜间气温经常降至零下十几度,还频发降雪,积雪覆盖路面,湿滑难行,非常容易滑倒、冻伤或失温。
![]()
但是刘某显然并没有意识到黄花顶的危险性,只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衣帽,背着一个条纹背包,便踏上了去往黄花顶的山路,上午8点40左右,他曾被监控拍到,出现在云龙涧风景区入口,在登山之前,他还专门下载了登山软件,但是登山软件后台信息在他抵达山顶并停留大约20分钟后中断。 当天晚上6点多,他曾与家人通电话报了平安,称晚上准备在农家乐住一晚,计划在第二天返程回家,同时他还提到怕手机耗电太快,卸载了登山软件,但未告知家属具体登山路径等信息,这一行为也导致他下山轨迹无法捕捉,给后续的搜救增加了难度。
16日刘某家属未等到他回家,也联系不上他,于是立即报警,并发布寻人启事。
密云蓝天救援队、北京国动浩天救援队等民间救援队和消防部门集结救援力量,在黄花顶及周边山区展开拉网式搜寻。但由于刘某的定位信息在山顶消失,家人也只能提供模糊的碎片化信息,加上山中大部分路线已经荒废,导致救援队只能沿着小道采用排查法逐段进行搜索。
期间还使用无人机,但由于山中植被茂盛,根本看不清地面情况,大大降低了无人机工作效率,搜救犬在山中,也因范围太大,气味太杂,嗅觉很快失灵。由于山中信号塔有限,定位不准确,导致手机信号偏离目标十多公里,加上冬季山中夜间格外寒冷,随时还伴随着野生动物出没,导致搜救环境愈发恶劣,严重影响了救援效率。但救援人员并没有放弃,平均每天有20人参与搜救,绝不放过任何刘某可能出现的地方。
![]()
直到2月22日,在失联8天后,救援队在牛盆峪村北侧的十余米悬崖下,发现了躺在碎石中的刘某,当时他头部受伤,已不幸遇难,据现场推测,应该是不慎滑坠导致头部剧烈撞击身亡。
此次事件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但因对自然规律的轻视和对风险的误判,还是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未开发山区美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加难以预估的风险,这里并非 “小众打卡地”,每一次跟风打卡,都有可能成为生命的终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