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下班后的酒局,藏着最沉默的危险

0
分享至

对于打工人来说,上完一天班之后,最爽的是什么?

当然是去搓一顿了!

阿信的一位朋友小A,也是这么想的。上个月的一天晚上,他刚做完手头一个大项目,按“老规矩”拉上几个同事,去烧烤店里好好犒劳了自己一番。几个人点了满满一桌烤肉,又喝了好几瓶啤酒,一直喝到饭店打烊。


小A已经习惯了这种“微醺”的夜晚,到家之后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关灯睡觉了。没承想,后半夜时,他的肚子突然剧烈地疼了起来,还把刚才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小A以为是烧烤不卫生,吃了点胃药,可不光没有效果,反倒越来越疼,疼得他冷汗直冒、满地打滚,赶忙去医院看了急诊。医生听了小A的症状描述,眉头一皱,开了一大堆检查单子,又是抽血,又是拍片。折腾了好久,一看诊断结果,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

急性胰腺炎!

这是个什么病?医生一脸严肃地解释说,急性胰腺炎非常凶险,即使接受最先进、最及时的治疗,仍约有20%的患者会进展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潜在的死亡率可达40%。

吓坏了的小A,赶忙搜了一下,原来,类似的案例还真不少:

一名32岁的男子因为假期里频繁的火锅烧烤局导致腹部剧烈疼痛,最终被送进ICU,他体内抽出的血液已呈明显的乳白色,是典型的“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最终他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另一名31岁的男子第5次患上急性胰腺炎被送医抢救,经检查,该男子甘油三酯超标13倍,血糖近正常值4倍,医生称该男子的胰腺如同 “泡在油污中”;

还有一位女孩,饮食食谱自律到堪称“完美减肥餐”,每天吃水煮鸡胸肉、西兰花、土豆,几乎完全戒掉了油脂和碳水,但就是这样看似“健康”的饮食,让她的胰腺完全坏死,被送进急诊室。


看完这些案例,小A一阵后怕。可他还是不明白:胰腺到底是什么器官,为什么暴食和节食都会诱发它的炎症,还这么严重?以后他又该怎么保护自己的胰腺呢?


认识胰腺:它不是“小透明”,而是“生命枢纽”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胰腺,是在体检报告或疾病诊断里。其实,我们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胰腺的“暗中支持”。

它长约15厘米,横卧在胃与脊柱之间,默默承担着消化与代谢两大核心任务:分泌胰液分解食物,靠胰岛素调控血糖。


从结构上看,胰腺全长15~20厘米,宽3~4厘米,厚1.5~2.5厘米。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胰头被C形的十二指肠环抱,胰尾紧挨着脾脏,中间的胰颈和胰体覆盖在重要血管之上。这个位置让它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胆管里的胆汁要和胰管里的胰液在“十二指肠壶腹”汇合,才能进入肠道消化食物;一旦这里被结石堵塞,胰液排不出去,就可能引发胰腺炎。

当我们深入探索胰腺的内部结构时,会发现它犹如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实际上,每颗“葡萄”由无数微小的单元紧密排列而成,这些单元共同构成了胰腺的基本结构单元——胰腺小叶。

这些小叶负责执行胰腺的两大主要功能:外分泌和内分泌。外分泌功能主要由胰腺腺泡细胞承担,它们负责生产胰液,这是一种富含消化酶的液体,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

外分泌功能就像“消化后勤部队”,消化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蛋白酶专攻蛋白质,将其分解为氨基酸;淀粉酶对付碳水化合物,将它们变成简单的糖类;脂肪酶和核酸酶则分别负责分解脂肪和核酸。这些酶类就如同胰腺派出的“消化特种部队”,在我们摄入食物后迅速出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一一拆解,使其变成身体容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素。没有这些酶,我们吃进去的肉、米饭、油脂都无法被吸收。

而内分泌功能则由胰岛细胞负责,这些细胞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维持代谢平衡。

内分泌功能则像是“血糖调控中心”,各类胰岛细胞分工合作,各司其职: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两者默契配合,让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δ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能够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确保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PP细胞分泌的胰多肽则参与消化和代谢过程,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各种营养素。

胰岛素还抑制了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了脂肪的分解。然而,当胰岛素缺乏时,脂肪代谢便会陷入混乱,脂肪分解加速,血脂水平飙升。

胰岛素也像一位“蛋白质编织者”,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丰富的遗传信息,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分解,确保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器官,却特别“脆弱”。

长期酗酒会让胰液分泌紊乱,胰管压力升高;吸烟会让胰腺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暴饮暴食时,胰腺要超负荷分泌消化酶,很容易“罢工”。

更糟糕的是,慢性胰腺炎可能悄悄向胰腺癌转化,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被称为“癌症之王”,且15~49岁早发性胰腺癌(EOP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我们普通打工人,对如何保护胰腺仍然知之甚少。这个关键器官,因为位置隐蔽、症状隐匿,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盲区。

北京协和医院吴文铭教授和张靖承医生撰写的《打工人胰腺养护指南》,为我们揭开了胰腺的神秘面纱,给出了一套能落地的“胰腺守护方案”。

书里没有空谈理论,更多的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而作为一本严谨的科普书,书中引用了来自《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权威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兼顾了实用性与科学性。


警惕胰腺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

胰腺疾病之所以凶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诊。

很多人把胰腺问题当成胃病,忍忍就过去了,直到病情加重才就医,可能在瞬间爆发致命的威力。

其实,胰腺不舒服时,会悄悄发出信号,关键是我们要能读懂。


·急性胰腺炎的信号:上腹部剧烈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发热。这种疼和胃痛不同,往往更剧烈,还可能向腰背部放射。就像前文提到的小张,吃了烧烤喝了啤酒后突发腹痛,就是典型的急性胰腺炎症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立刻就医,千万别拖延。

·慢性胰腺炎的信号:反复上腹痛,甚至一吃油腻食物就会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腹胀;大便油腻、发臭、难以冲走(脂肪泻);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很多慢性胰腺炎患者早期不重视,等到出现糖尿病(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才察觉,此时胰腺功能可能已经严重衰退。

·胰腺癌的信号:黄疸(皮肤、眼睛发黄)、无故消瘦、餐后腹痛、食欲减退。胰腺癌早期症状隐蔽,很容易和胃病混淆,因此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5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新发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做胰腺筛查。

书里特别提到一个案例:50岁的张先生总觉得胃不舒服,吃了半年胃药也没好转,直到出现黄疸才去检查,确诊时胰腺癌已到中期。如果他能早点认识胰腺疾病的信号,或许能更早发现问题。

胰腺癌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18个月!有数据显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为20%,也就是说有80%的患者确诊时处于中晚期!根据2020年数据显示,胰腺癌在全球最常见癌症类型中排名第12位,按死亡率计排名第7位。


守护胰腺,从这7件事开始落地

知道了胰腺的重要性和疾病信号,最关键的还是怎么做。《打工人胰腺养护指南》为我们提供了7条便于参考的法则:

1. 酒桌上别硬撑:限量饮酒是底线

“酒虽好喝,可不要贪杯”不是一句空话。酒精是胰腺的“头号敌人”,它会直接刺激胃酸分泌,让胰腺被迫大量分泌胰液;还会损伤胰腺细胞,长期饮酒会导致胰腺纤维化、萎缩。

书里给出了明确的饮酒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一天饮酒量不超过15克纯酒精,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30毫升52度白酒。但更安全的做法是能不喝就不喝,尤其是有胰腺炎病史的人,最好滴酒不沾——酒精性胰腺炎复发率极高,再喝一次就可能加重病情。


2. 饭后别点烟:吸烟让胰腺雪上加霜

很多人觉得“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却不知道烟草里的尼古丁会让胰腺内的消化酶提前激活,引发胰腺的自我消化,造成胰腺炎;还会收缩胰腺血管,减少血液供应,加重胰腺损伤。想要保护胰腺,戒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3. 吃饭要规律:别让胰腺饥一顿饱一顿

“马无夜草不肥”的老话,放在胰腺养护上同样适用。人体有生物钟,胰腺会根据进食规律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如果经常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太晚,或者突然暴饮暴食,会打乱胰腺的工作节奏,增加负担。

书里建议:确保每日三餐定时进餐,避免过度延长或缩短进食间隔;适当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过度进食;确保早餐和晚餐不会过晚,以顺应人体的自然生物钟。采用均衡的饮食搭配,确保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以及健康脂肪。遵循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可以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为了强化胰腺功能,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并辅以两天的力量训练。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各异,因此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4. 减肥别盲目:生酮饮食需谨慎

近年来生酮饮食很火,主张“75%脂肪+ 20%蛋白质+ 5%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高脂肪、高蛋白、极低碳水”,很多人靠它快速减重。但书里提醒,这种饮食方式对胰腺并不友好——高脂肪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可能引发胰腺炎;长期极低碳水会让血糖持续偏低,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加重胰腺负担。

如果想尝试生酮饮食,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更安全的减肥方式是“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多吃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配合适量运动,既能减重,又不会伤胰腺。

5. 选对甜食:看GI值吃更健康

不是所有甜食都伤胰腺,关键看GI值(血糖指数)。高GI食物(如白米饭、马铃薯、蜂蜜)消化快,会让血糖飙升,胰腺要紧急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糖;低GI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樱桃)消化慢,血糖波动小,胰腺工作更轻松。

书里教了一个选食物的小技巧:尽量选加工程度低的食物,比如吃水果不喝果汁(果汁去掉了膳食纤维,GI值更高),吃杂粮饭不吃白米饭;把高GI食物和低GI食物搭配吃,比如吃馒头时配一盘蔬菜和一份豆腐,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同时要控制添加糖摄入,每天不超过25克(约6块方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糖果。


6. 控制体重:计算基础代谢率,科学减重

肥胖是胰腺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肥胖人群容易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导致胰腺血管脂肪栓塞;还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让胰腺超负荷分泌胰岛素,长期下来功能衰退。

书里提供了基础代谢率(BMR)的计算公式,能帮你算出每天需要的最低热量:

女性:BMR=655.1+(9.563×体重公斤数)+(1.85×身高厘米数)-(4.676×年龄)

男性:BMR=66.47+(13.75×体重公斤数)+(5.003×身高厘米数)-(6.755×年龄)

比如一位身高160厘米、体重60公斤、30岁的女性,BMR约为1390千卡。如果她是轻体力劳动者(如办公室职员),每天总热量摄入= BMR×1.55≈2155千卡。

7. 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激活胰腺功能

适量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让胰腺不用分泌过多胰岛素就能控制血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为胰腺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书里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再配合2次力量训练(如举重、平板支撑)。

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比如平时不运动的人,先从每天快走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要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胰腺炎恢复期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就像书里说的:“科学认知是战胜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健康从来不是抽象的命题,而是一个个日常选择的总和”。

你会发现,守护胰腺其实就是守护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和金钱,而是藏在每一个选择里:早餐吃一份燕麦粥而不是油条豆浆,聚餐时少喝一杯啤酒多喝一杯水,下班后去快走30分钟而不是窝在沙发里刷手机。

-End-

2025.11.20

编辑:闪闪 | 审核:孙小悠

本文为广告,具体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机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先升后降!陕西即将大降温

先升后降!陕西即将大降温

鲁中晨报
2025-11-20 16:13:16
这才是真正的满分身材!肥而不腻,甜却不齁,真受不了了!

这才是真正的满分身材!肥而不腻,甜却不齁,真受不了了!

一抹暖阳
2025-10-13 10:52:31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陕西高二女生午休时操场产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不简单

陕西高二女生午休时操场产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不简单

苏大强专栏
2024-07-18 20:34:57
无人扶我凌云志,我烂泥亲自爬上墙,网友:全是高手!

无人扶我凌云志,我烂泥亲自爬上墙,网友:全是高手!

夜深爱杂谈
2025-11-19 21:49:29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1994年,厅级干部夫妇被枪杀,震动中央,凶手供出幕后是人大常委

1994年,厅级干部夫妇被枪杀,震动中央,凶手供出幕后是人大常委

阿胡
2024-02-05 14:34:41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丁鸊惊悚影视解说
2025-11-17 19:00:46
详解毕福剑事件始未,世间再无“毕姥爷”!

详解毕福剑事件始未,世间再无“毕姥爷”!

好运来好运
2024-07-30 06:39:24
相差16岁的热恋!胡彦斌吃得好?还是易梦玲找到了隐形富豪?

相差16岁的热恋!胡彦斌吃得好?还是易梦玲找到了隐形富豪?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5-11-20 17:55:46
爆单!黄仁勋:卖光了!

爆单!黄仁勋:卖光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6:26:06
多地学校临时停课!常州最新提醒

多地学校临时停课!常州最新提醒

中吴网
2025-11-20 15:42:05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9 23:23:03
欧洲电动汽车教父:中国的混动汽车是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欧洲电动汽车教父:中国的混动汽车是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正经的烧杯1
2025-11-14 21:09:14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漏X装”,火了!

“漏X装”,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4:51:31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中方换上新打法,连断日本3条财路,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将出兵

时时有聊
2025-11-20 14:01:08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惠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勇辉被查!8天前被突然免职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4:32:10
2025-11-20 19:16:49
中信出版集团 incentive-icons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7041文章数 487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教育要闻

英语听力的压迫感!

手机要闻

消息称vivo X Fold6走普及路线,正测试骁龙8 Gen 4

数码要闻

Akko推5075 / 5087 V3 HE有线磁轴键盘:8kHz回报,双拼键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