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潇
“这个泡沫箱不行,赶紧换了把蔬菜装箱发货……”初冬时节,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落城村蔬菜基地里,贵州省惠实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韦小辉正统筹蔬菜打包发货。2022年返乡创业的他,如今已带动300余人就业,蔬菜丰收期还吸纳2000余名农民灵活就业。今年以来,公司产值已突破1400万元。
韦小辉的成长,是安顺市稳就业、促增收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安顺市年均新增就业超4.36万人次,省外务工劳动力稳定在41万人左右。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当地守牢就业民生基本盘的真实写照。
2022年,回到家乡紫云的韦小辉,凭借多年在外积累的经验,在落城村建起蔬菜基地,逐渐形成规模化种植。安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了4万元生产车间帮扶资金,帮助他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2024年,韦小辉获得安顺优秀“头雁”称号。
近年来,安顺市创新实施“头雁”培育计划,筛选1000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重点培育,并建立激励机制,累计发放11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通过示范形成“带动一批、就业一片”的良性循环。
在服务重点群体方面,安顺市人社部门扎实推进“人社局长进校园”等专项活动,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今年毕业季,当地采用“线下线上”双模式举办多场招聘会,每场线下招聘会提供上千个不同类型岗位,配套政策宣讲、求职指导、档案转递解读“三送”服务,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线上,则依托安顺市人社部门创新打造的“安心干”平台,促进人岗优化匹配。今年以来,安顺市3所高校2025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84.34%,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25.4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28%。
大学生创业群体表现同样亮眼。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孵化园的李开红,2019年以2万元众筹资金开启创业路,2020年推出校园服务APP“奇点校园”,解决外卖进校园难题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如今,该APP已覆盖安顺、黔西南、贵阳等地10所高校,公司现有全职员工56人,累计提供超6000个勤工俭学岗位。
创业成功离不开平台支撑。安顺市已培育9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9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点),并打造一批市县级创业孵化载体,与“头雁”培育计划形成合力,为创业者提供成长土壤,为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激活就业市场活力。
一系列政策支持与创新活动,构建起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劳务协作、提升服务质效、强化技能培训、推动创业创新、释放政策效应、做好风险防范,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暖心。”安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贵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