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有多冷?不用多说,去过的、住过的都懂。
那种湿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明明气温没到零下多少,却比北方零下十几度还要难熬。
北方朋友来南方过冬,往往会被这种“魔法攻击”冻得怀疑人生。
可让人纳闷的是,既然这么冷,南方为啥不搞北方那样的集中供暖呢?
![]()
南北供暖的差异,其实是几十年前就定下来的规矩。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还不发达,能源也特别紧张,只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时参照苏联的模式,划定了一条南北供暖线,就是咱们熟悉的秦岭-淮河线,线以北是集中供暖区,线以南就没有。
这个划分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有实际依据的,当时规定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天数超过90天的地区,才纳入集中供暖范围。
北方的冬天漫长又寒冷,东北、华北那些地方,供暖期能从10月底持续到次年3月,足足四五个月,而且气温经常跌破零下十几度,不供暖根本没法正常生活。
![]()
可南方不一样,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南方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间大多只有两个月左右,真正冷到需要全天供暖的日子,也就一个多月。
极端低温的天数更是少得可怜,很少出现北方那种水管结冰、出门冻僵的情况。
在当时能源奇缺的背景下,优先保障北方的供暖需求,是最合理的选择,毕竟资源有限,只能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可现在经济发达了,能源也充足了,为什么还不把集中供暖推广到南方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成本太高,划不来。
![]()
集中供暖不是装个暖气片那么简单,它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得有热源厂,还得铺密密麻麻的管网,从热源厂一直延伸到每个小区、每栋楼、每户人家,中间还得建换热站,前期投入大得惊人。
北方的集中供暖管网,很多是几十年前城市建设时就配套好的,相当于分摊到这么多年的使用时间里,成本相对可控。
可南方城市不一样,过去建设的时候根本没考虑集中供暖,现在要新建这套系统,就得从头再来,管网要挖路、架桥,遇到依山傍水的地形,施工难度和成本更是翻倍。
而且南方冬季短,这套管网一年就用一两个月,剩下的时间都得闲置,闲置期间还得维护,不然管道会生锈、堵塞,每年供暖前还得检修,这些都是额外的开销。
![]()
除了成本,建筑结构也是个绕不开的坎。
北方的房子,不管是老楼还是新房,设计的时候就把保暖当成重点,外墙有厚厚的保温层,窗户是双层甚至三层的,门也是密封性能好的保温门,有的甚至连屋顶和地面都做了保温处理,这样供暖后热量不容易散出去,室内温度能稳定在20℃左右。
可南方的房子完全不一样,过去建房子的时候根本没考虑供暖需求,外墙大多是24厘米厚的“两层砖”,比北方37厘米厚的“三层砖”薄了不少。
窗户也大多是单层的,密封效果差,冬天屋里和屋外的温差本来就不大,就算装了集中供暖,热量也会顺着墙壁、窗户这些缝隙快速流失。
可能暖气开得很足,电费、燃气费花了不少,室内温度还是上不来,既费能源又不实用。
![]()
要是为了集中供暖,把南方现有的老房子都改造一遍,加装保温层、更换门窗,那成本更是天文数字,很多老小区的居民根本不愿意承担,毕竟改造完一年也就用两个月,性价比实在太低。
新建小区倒是可以提前规划,但现在南方新建小区大多选择分户供暖或者预留供暖接口,而不是集中供暖,就是因为开发商也算过账,集中供暖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太高,不如让业主自己选择更灵活的供暖方式。
北方的集中供暖,大多依赖煤炭、天然气这些能源,而北方本身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像山西、内蒙古都是产煤大省,能源供应稳定,运输成本也低。
南方就不一样了,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煤炭、天然气大多需要从北方或者国外调运,远距离运输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产生额外的能源损耗和碳排放。
![]()
现在国家一直在倡导绿色发展、碳中和,传统集中供暖的能耗和碳排放都比较高,不符合政策导向。
清华大学有专家做过研究,如果南方70亿平米需要供暖的住宅都采用北方那种集中供暖模式,中国建筑总能耗会大幅超标,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巨大挑战。
所以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广更清洁、更节能的供暖方式,比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这些,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区域供暖,能耗只有传统集中供暖的一半左右,碳排放也低,特别适合南方的气候特点。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还专门出台了《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在南方夏热冬冷地区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支持用热泵替代燃煤锅炉,这也是顺应绿色发展的大趋势。
![]()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南方的供暖需求太分散,根本没法“一刀切”搞集中供暖。
北方冬天冷得均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供暖,需求特别统一,集中供暖推行起来阻力小。
可南方不一样,就算在同一个省份,冷的程度和时间也差很多。
如长江沿线的武汉、南京、合肥等,冬天能冷到零下,湿度又大,体感温度更低,供暖需求确实迫切。
但更靠南的广州、南宁、海口这些地方,冬天大多在10℃以上,偶尔冷几天,基本用不上供暖。
如果强行在南方搞集中供暖,要么会出现“有人用不上、白交冤枉钱”的情况,要么会出现“有人觉得温度不够、有人觉得太浪费”的矛盾,反而不如分户供暖灵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不开、开多久、开多少度,更符合现在的生活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