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方的冬天这么冷,为啥不像北方那样集中供暖?真相曝光让人意外

0
分享至


南方的冬天有多冷?不用多说,去过的、住过的都懂。

那种湿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明明气温没到零下多少,却比北方零下十几度还要难熬。

北方朋友来南方过冬,往往会被这种“魔法攻击”冻得怀疑人生。

可让人纳闷的是,既然这么冷,南方为啥不搞北方那样的集中供暖呢?



南北供暖的差异,其实是几十年前就定下来的规矩。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还不发达,能源也特别紧张,只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当时参照苏联的模式,划定了一条南北供暖线,就是咱们熟悉的秦岭-淮河线,线以北是集中供暖区,线以南就没有。

这个划分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有实际依据的,当时规定日平均气温低于5℃的天数超过90天的地区,才纳入集中供暖范围。

北方的冬天漫长又寒冷,东北、华北那些地方,供暖期能从10月底持续到次年3月,足足四五个月,而且气温经常跌破零下十几度,不供暖根本没法正常生活。



可南方不一样,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南方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间大多只有两个月左右,真正冷到需要全天供暖的日子,也就一个多月。

极端低温的天数更是少得可怜,很少出现北方那种水管结冰、出门冻僵的情况。

在当时能源奇缺的背景下,优先保障北方的供暖需求,是最合理的选择,毕竟资源有限,只能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可现在经济发达了,能源也充足了,为什么还不把集中供暖推广到南方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成本太高,划不来。



集中供暖不是装个暖气片那么简单,它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得有热源厂,还得铺密密麻麻的管网,从热源厂一直延伸到每个小区、每栋楼、每户人家,中间还得建换热站,前期投入大得惊人。

北方的集中供暖管网,很多是几十年前城市建设时就配套好的,相当于分摊到这么多年的使用时间里,成本相对可控。

可南方城市不一样,过去建设的时候根本没考虑集中供暖,现在要新建这套系统,就得从头再来,管网要挖路、架桥,遇到依山傍水的地形,施工难度和成本更是翻倍。

而且南方冬季短,这套管网一年就用一两个月,剩下的时间都得闲置,闲置期间还得维护,不然管道会生锈、堵塞,每年供暖前还得检修,这些都是额外的开销。



除了成本,建筑结构也是个绕不开的坎。

北方的房子,不管是老楼还是新房,设计的时候就把保暖当成重点,外墙有厚厚的保温层,窗户是双层甚至三层的,门也是密封性能好的保温门,有的甚至连屋顶和地面都做了保温处理,这样供暖后热量不容易散出去,室内温度能稳定在20℃左右。

可南方的房子完全不一样,过去建房子的时候根本没考虑供暖需求,外墙大多是24厘米厚的“两层砖”,比北方37厘米厚的“三层砖”薄了不少。

窗户也大多是单层的,密封效果差,冬天屋里和屋外的温差本来就不大,就算装了集中供暖,热量也会顺着墙壁、窗户这些缝隙快速流失。

可能暖气开得很足,电费、燃气费花了不少,室内温度还是上不来,既费能源又不实用。



要是为了集中供暖,把南方现有的老房子都改造一遍,加装保温层、更换门窗,那成本更是天文数字,很多老小区的居民根本不愿意承担,毕竟改造完一年也就用两个月,性价比实在太低。

新建小区倒是可以提前规划,但现在南方新建小区大多选择分户供暖或者预留供暖接口,而不是集中供暖,就是因为开发商也算过账,集中供暖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太高,不如让业主自己选择更灵活的供暖方式。

北方的集中供暖,大多依赖煤炭、天然气这些能源,而北方本身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像山西、内蒙古都是产煤大省,能源供应稳定,运输成本也低。

南方就不一样了,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煤炭、天然气大多需要从北方或者国外调运,远距离运输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产生额外的能源损耗和碳排放。



现在国家一直在倡导绿色发展、碳中和,传统集中供暖的能耗和碳排放都比较高,不符合政策导向。

清华大学有专家做过研究,如果南方70亿平米需要供暖的住宅都采用北方那种集中供暖模式,中国建筑总能耗会大幅超标,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巨大挑战。

所以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广更清洁、更节能的供暖方式,比如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这些,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区域供暖,能耗只有传统集中供暖的一半左右,碳排放也低,特别适合南方的气候特点。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还专门出台了《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在南方夏热冬冷地区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支持用热泵替代燃煤锅炉,这也是顺应绿色发展的大趋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南方的供暖需求太分散,根本没法“一刀切”搞集中供暖。

北方冬天冷得均匀,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供暖,需求特别统一,集中供暖推行起来阻力小。

可南方不一样,就算在同一个省份,冷的程度和时间也差很多。

如长江沿线的武汉、南京、合肥等,冬天能冷到零下,湿度又大,体感温度更低,供暖需求确实迫切。

但更靠南的广州、南宁、海口这些地方,冬天大多在10℃以上,偶尔冷几天,基本用不上供暖。

如果强行在南方搞集中供暖,要么会出现“有人用不上、白交冤枉钱”的情况,要么会出现“有人觉得温度不够、有人觉得太浪费”的矛盾,反而不如分户供暖灵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开不开、开多久、开多少度,更符合现在的生活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德国医疗展200名中国人食物中毒,有人腹泻40多次,涉事餐厅回应:只是肉没完全煮熟

德国医疗展200名中国人食物中毒,有人腹泻40多次,涉事餐厅回应:只是肉没完全煮熟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20 20:47:44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牛牛叨史
2025-11-20 02:07:53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八卦南风
2025-11-18 11:15:09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被判死缓!五道口同学帮集体落幕!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被判死缓!五道口同学帮集体落幕!

一口娱乐
2025-11-20 06:08:11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枫冷慕诗
2025-11-20 17:17:36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1日,正式发售上市!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1日,正式发售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8 10:53:01
爆单!黄仁勋:卖光了!

爆单!黄仁勋:卖光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6:26:06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20 17:48:08
英伟达美股盘前涨近6%

英伟达美股盘前涨近6%

财联社
2025-11-20 17:02:05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马斯克的AI聊天机器人Grok发表否认“大屠杀”言论,遭法国调查

IT之家
2025-11-20 22:25:07
三局逆转险胜!王祉怡首夺全运会女单金牌,陈雨菲遗憾无缘三连冠

三局逆转险胜!王祉怡首夺全运会女单金牌,陈雨菲遗憾无缘三连冠

全景体育V
2025-11-20 18:35:46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金错刀
2025-11-19 10:03:00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突发!罗晋父亲去世,围绕唐嫣的争议已解开,他们的婚姻没问题

裕丰娱间说
2025-11-20 18:50:32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景体育V
2025-11-20 15:07:42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双手插兜”照片火遍全网,快来看日本网民大破防

这里是东京
2025-11-19 17:09:09
河南一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后面跟7台奥迪,一下车都懵了,带了一窝

河南一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后面跟7台奥迪,一下车都懵了,带了一窝

潇湘晨报
2025-11-20 16:21:23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越来越多孩子得白血病?医生坦言:家里4样东西是祸根,趁早扔了

DrX说
2025-11-19 14:42:09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刚恢复14天,中国通知日本全面禁止,中方埋伏笔,下步反制将出炉

影孖看世界
2025-11-19 17:35:26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发生了啥?全球股市只有A股在跌,恒生科技快进入熊市了,中国银行新高

发生了啥?全球股市只有A股在跌,恒生科技快进入熊市了,中国银行新高

看财经show
2025-11-20 16:52:45
2025-11-20 23:40:49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910文章数 3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游戏
家居
时尚

教育要闻

30天冲刺!下一站,“上岸”!

亲子要闻

重庆知名幼儿园爆雷后:负责人已被批捕,接收方收餐费遭反对

SIE社长:对PlayStation品牌在日本衰落深感危机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