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转,以为是失联,实则是落网。据多家媒体报道,在网络上拥有十多万粉丝的网红"橙子姐姐"在家人报失联7天后,被曝在柬埔寨落网。柬埔寨当局昨天证实,"橙子姐姐"因涉嫌网络诈骗及与不法团伙非法跨境贩运人口,已于11月13日被柬埔寨警方依法逮捕,目前正被羁押于金边白梳监狱。
![]()
法院指控其在2025年10月至11月期间参与多起网络诈骗活动,并涉嫌与不法团伙合作,从事非法跨境人口贩运犯罪。知情人士透露,涉案犯罪所得曾流入"橙子姐姐"名下银行账户。
网红"橙子姐姐"原名张慕澄,26岁。在上周,其姐姐还曾通过网络求助寻人,称"橙子姐姐"10月底赴柬埔寨探望男友,原计划11月13日回国,但自11月12日开始与亲友失联,手机关机,至今未归。这一消息引发网络大量寻人帖扩散,粉丝也一直在担心她的安危。而在失联前,她在评论区回复一位女粉丝的留言称,自己很安全,很快就会回来,并邀请对方来柬埔寨。
![]()
记者查询看到,"橙子姐姐"在社交平台的账号有13.3万粉丝,最新一条视频更新于11月11日,IP定位显示其在柬埔寨。而自失联事件曝光至19日下午,其账号反而增粉超过2.3万。此外,其商业报价也被披露:1至20秒视频广告报价为3000元。目前,"橙子姐姐"社交账号已无法正常搜索到,账号显示"已被封禁"。
事实上,网红利用自己公众人物身份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并非个例,犯罪团伙的目标范围也不再只是东南亚地区。就在今年9月,一起发生在埃及的跨国电诈案件也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当时,一名年仅21岁的中国女子在埃及旅行期间突然失联,家人和朋友一度心急如焚,寻人信息在社交网络持续扩散。六天后,随着埃及内政部通报的发布,事件真相浮出水面:失联女子并非单纯的"被困异国",而是因涉嫌参与一个跨国电信诈骗团伙而被捕。之后,当地警方依法控制包括她在内的8名嫌疑人,并解救了一名被绑架的中国同胞。
![]()
看似都是戏剧性的反转,实则是在提醒所有人,要警惕数字时代下跨国犯罪的新型运作模式。网红人设孵化的背后,犯罪团伙到底是如何布局的?我们怎样才能精准识别各种套路,避免掉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学者鲍志鹏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的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跨国电信网络犯罪问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与此同时,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在社交平台上逐渐浮现:部分网红利用这一话题,编造诸如"从电诈集团魔爪下逃脱"一类耸人听闻的虚假经历,甚至有人刻意前往东南亚国家后,突然在网上宣称自己"失联",并停更社交账号数日。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些停更期间,他们的关注度与流量不降反升,借此博取大量网友的同情与点击。
鲍志鹏说,这类内容往往通过点对点的社交互动方式进行传播,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当用户对相关信息的关注持续增加,平台算法便可能不断精准推送类似内容,进一步强化其既有认知。这种循环不仅加深了用户对虚假叙事的信任,也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因类似诈骗手法而上当受骗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诈骗内容所针对的群体大多社会经验有限,对复杂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成为诈骗集团"精准围猎"的对象。面对这类层出不穷且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警惕,审慎辨别信息来源,避免在情绪驱动下成为不实故事的传播者,甚至诈骗的受害者。
![]()
这些案例背后也暴露出的是网红利用身份实施跨境诈骗的新趋势。他们打造的人设不再是单一的炫富人设,而是像"橙子姐姐"那样打造慈善、海外创业成功等正能量人设,用分享"月入过万美金"秘籍等内容获取信任。比如说,"橙子姐姐"热情邀请粉丝去柬埔寨;在埃及被捕的池广滢对闺蜜诉苦:"一个人在国外有点害怕",诱使其前往。这些甜言蜜语的背后,藏着的却是跨国诈骗的陷阱。他们精准围猎特定人群:比如诱导20到25岁待业女性,创业失败群体、刚毕业大学生等参与虚假跨境项目。值得警惕的是,已有犯罪团伙雇佣专业团队包装网红社交账号,从拍摄剪辑到话术设计全标准化;网红仅负责前端引流,后续将受害者转交团伙跟进,诱骗至境外后强制参与诈骗。
![]()
从传统的电信诈骗,到如今结合网红影响力的新型跨国犯罪,手段愈发隐蔽。打击和反制还可以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学者鲍志鹏认为,近年来,跨境网络电信诈骗呈现出若干新动向,其犯罪技术手段加速翻新、不断升级,诈骗平台与作案工具日益多样化。此类诈骗活动往往环节繁多、周期拉长,呈现出跨平台、多手段交织、多重联动的复杂特征,进一步加大了识别与打击的难度。在选取诈骗对象方面,犯罪分子愈发趋向精准化,尤其针对涉世未深的年轻群体展开"精准围猎",利用其心理特点与社会经验不足实施诈骗,危害显著。
此外,鲍志鹏还认为犯罪版图也在持续扩张与转移。除传统的东南亚地区外,部分诈骗团伙已向更遥远的中东、阿联酋、埃及乃至太平洋岛国等地区转移,企图利用地域跨度规避执法打击,增加了跨境追查的复杂性。应对这些新型挑战,反制工作需从两方面着力推进。除了持续深化与相关国家的执法合作,推动合作机制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并在追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追赃力度,切断犯罪资金链。还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众的反诈防骗意识,从源头上挤压犯罪空间,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范体系。
看看新闻记者: 彭晓燕 翟静 杨沁雨
编辑: 翟静 杨沁雨
责编: 彭晓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