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身体的许多变化悄悄地来了,不声不响,却藏着健康的密码。
![]()
尤其是排尿这个事,不少男性朋友总觉得“这事小,不用管”,可其实,排尿频率、颜色、气味这些变化,常常都是肾脏健康的“报警器”。
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肾功能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有句话说得好:“尿液虽小,信息不少。”
如果你每天排尿次数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肾脏没出大问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男人每天排尿次数到了这个数,恭喜你,尿毒症可能离你还很远。
![]()
正常男人每天排尿几次才算“健康”?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喝水量正常(一般1500到2000毫升左右),气温不高、运动量不大,那么每天排尿次数在4到7次之间,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
其中白天5到6次,晚上最好不超过1次。如果你白天老是“半小时就得跑一趟厕所”,或者晚上动不动就醒来尿尿两三次,那就要注意了。
频繁小便可能是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甚至是肾功能出现问题的信号。相反,如果你一天才尿两三次,尿又特别黄,味道重,那也不正常,可能是饮水不足或肾脏浓缩尿液能力下降。
![]()
所以说,“每天排尿5到7次”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健康标准。这个范围内,既说明你喝水够了、代谢正常,也说明肾脏过滤、排毒的能力还在线。
为什么排尿次数和尿毒症有关?
尿毒症,说白了就是肾脏出了大问题,没法正常把身体里的毒素和废物排出去。原本该随着尿液排掉的东西,在体内越积越多,最后会引发全身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
而肾脏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过滤”和“排出”。每天的排尿,就是你身体把废物丢出去的过程。如果肾功能变差,尿量就会减少,甚至出现“无尿”或“少尿”。
而在尿毒症早期,很多人并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只是慢慢地,排尿变得越来越少,或者尿液泡沫多、颜色深,精神越来越差。
所以,排尿次数正常,是肾脏功能正常的表现之一。如果你发现自己排尿明显变少,或者总想尿却尿不出来,那就一定要警惕,可能是肾功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
排尿异常有哪些“危险信号”?
有些人觉得“尿频尿急”就是肾好,其实不对。尿多不等于肾好,尿少也不一定就是省水。关键看原因。
比如说,有的人一天跑十几趟厕所,每次尿量都不多,这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压迫了尿道,让膀胱不容易排空。
有些糖尿病人因为血糖高,肾脏要排出多余的葡萄糖,导致尿量变多;还有的人喝水太少,结果尿量太少,尿太浓,甚至尿里有泡沫,这也不是好事。
![]()
真正健康的尿液,一般是颜色淡黄、气味轻微,无泡沫,排尿过程顺畅,次数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你发现尿液颜色深、泡沫多、气味刺鼻,或者排尿时有灼烧、疼痛感,最好尽早去医院查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男人上了年纪,肾脏到底怕啥?
肾脏其实很“娇气”,一旦伤了,很难完全恢复。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特别容易伤肾:
第一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种病是引发肾衰竭的“头号杀手”。血压高、血糖高会损伤肾小球,让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
![]()
第二是乱吃药。很多人头痛脑热就自己吃药,尤其是止痛药、抗生素、保健品,有些成分对肾脏有直接毒性。
肾脏就像“水厂”,天天要过滤血液里的成分,如果进来的水太“脏”,它就会超负荷运转,最后出问题。
第三是喝水太少。水是肾脏最好的“清洁工”。喝得少,尿得少,毒素就容易在体内堆积。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以上的水,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口渴感变差,更要主动喝水。
![]()
想远离尿毒症,生活中要注意这几点
排尿正常只是第一步,真正想把肾脏保护好,还得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饮食方面要清淡,少油少盐少糖。重口味的东西吃多了,不仅容易升高血压,还会加重肾脏负担。
建议多吃苦瓜、菠菜、南瓜和西兰花这样的蔬菜,主食可以多吃点燕麦、红薯、玉米这样的粗粮。
![]()
控制蛋白质摄入,特别是动物蛋白。吃太多肉类会产生更多代谢废物,加重肾脏负担。建议适量吃鸡蛋、豆腐、黄豆等优质蛋白,少吃肥肉、动物内脏。
多喝水,但不要暴饮。有些人一天不喝水,一口气灌下一大瓶,这样对肾脏也不好。最好是少量多次地喝,早上起床后、两餐之间、下午3点前多补水。
适当运动,保持体重稳定。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间接伤害肾脏。像走路、打太极、慢骑车这类运动,强度适中,就很合适中老年人。
![]()
不乱用药,尤其是止痛药和保健品。不要听信“某某药包治百病”的广告宣传,要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肾功能。
最后提醒一句:别拿“尿”当小事
有些男人爱面子,身体出了问题也不说,尿急尿频尿少都忍着。可其实,你越早发现问题,越容易控制病情。
特别是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注意监测肾功能,不要让小问题拖成大毛病。

男人到了五六十岁,很多疾病都可能悄悄找上门。但只要你每天排尿在正常范围,尿液颜色正常,身体没有明显不适,那就说明肾脏暂时还“服役良好”。
趁这个时候养成好习惯,把肾脏保护好,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让晚年生活更舒坦。
健康不靠运气,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好习惯。每天排尿5到7次,喝够水,吃得清淡,身体不出毛病,尿毒症也就离你远远的了。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张君,李志霞. 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5):398-402. [2]刘海林,李杰. 尿毒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J]. 实用老年医学,2023,37(10):1042-1045. [3]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S]. 中华医学会,2023.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