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今年57岁,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几个月前,她开始间歇性咳嗽,尤其早起时咳得厉害,偶尔还带点痰。她以为是“秋燥”导致的老毛病,用了点咳嗽糖浆,症状缓了就没当回事。直到一次体检拍胸片,被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肺癌早期。
![]()
听到这个消息,她整个人都懵了:“我又不抽烟,也没有家族史,就是咳嗽而已,怎么就癌了?”
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肺癌一定是“晚期才有症状”,或者“只有抽烟才会得”,但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早期肺癌的症状往往很轻微,极易被忽视或误判为小病小痛,等察觉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你有没有过这些“看似小毛病”?
早起咳几声、有点胸闷、声音嘶哑、体重悄悄下降……这些症状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上火了”“天气变了”或者“工作累了”。但你知道吗?这些“正常反应”有时可能隐藏着早期肺癌的蛛丝马迹。
为什么肺癌早期这么难察觉?
![]()
肺部没有痛觉神经,肿瘤早期不会“疼”;而且肺癌前期发展缓慢,只在靠近支气管或侵犯周边组织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这就像一根隐形的刺,慢慢扎进身体深处,却悄无声息。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82.8万例,死亡人数超过71万人,是目前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类型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量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哪些“常见小问题”其实可能是肺癌信号?
第一,长期咳嗽或咳痰改变。 很多人以为是慢性支气管炎在作怪,但如果咳嗽超过3周,尤其是原本没有咳嗽史的人突然持续咳嗽,要高度警惕。痰液颜色变黄、变绿,甚至带血丝,更要及时就医检查。
![]()
第二,声音嘶哑却没有感冒。 声音突然变哑,持续一两周以上,可能是肺部肿瘤压迫到喉返神经所致。这种情况不是“上火”或“用嗓过度”,而是需要做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排查病因。
第三,胸痛或背痛没来由。 肺癌侵犯胸膜或胸壁时,会引起定位不清的钝痛或隐痛,很多患者以为是“肌肉拉伤”或“寒气入侵”,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第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如果没有减肥计划、饮食也正常,但体重却在几个月内莫名减少超过5%,要小心是否是癌症引起的代谢异常。
第五,反复低烧或乏力。 很多人以为是“体质差”或“秋冬换季”,但肺癌早期可能会因肿瘤释放炎症因子导致体温轻度升高,或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倦感。
![]()
真相是:肺癌不只是“老烟枪”的事。
很多人误以为肺癌只是吸烟者的“专属病”,但其实非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厨房油烟暴露多、长期接触粉尘和化学气体的人群,同样是高风险群体。
2022年《中华肿瘤杂志》一项研究指出:我国女性非吸烟肺癌患者占比接近40%,其中多数与长期厨房油烟暴露、空气污染有关。这些“看不见的烟”比香烟更具杀伤力。
这些流传已久的“错误观念”,你有没有中过招?
“咳嗽不是大病,熬熬就好了”——错!超过3周的咳嗽就是慢性咳嗽,要明确病因,不能硬扛。
![]()
“年轻人不会得肺癌”——错!虽说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但近年来30岁-45岁年轻肺癌患者比例上升明显,尤其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只有抽烟才会得肺癌”——错!除了烟草,PM2.5、厨房油烟、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等也是重要致癌因素。
“体检查过没事就不用担心”——错!普通体检往往不含低剂量螺旋CT,这是目前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筛查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
别让“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关键在于“早发现”!
![]()
就像一棵树,病虫害刚开始的时候,外表看不出什么,但等到树叶都掉光了,根已经烂了,再补救就晚了。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的分期关系极大:早期五年生存率超60%,晚期不足10%。
怎样更好地守护我们的肺?
第一,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做低剂量CT。 如果你是50岁以上、有吸烟史、长期接触油烟或污染环境的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第二,远离烟草和厨房油烟。 做饭时使用抽油烟机,保持通风;戒烟或避免二手烟暴露,是肺部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
第三,关注身体小变化。 不要轻视“咳嗽、声音变、胸痛、乏力”等看似普通的症状,症状持续超过2周就该去医院看看。
第四,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多吃绿叶蔬菜、少油少盐、适度锻炼、规律作息,是最基本却最有效的防癌手段。
王阿姨在确诊后接受了手术加辅助治疗,目前恢复良好。她感叹道:“早知道早点重视,可能就不用走这一步了。”我们希望每位读者都不用说这句话。
![]()
从今天开始,请你多留意身体发出的“小信号”,别让它在默默发展中变成“大问题”。
及时处理、科学对待、定期筛查,是我们对自己、对家人最负责任的健康选择。
收藏这篇文章,转发给你关心的人。肺癌早期并不“沉默”,只是它的语言我们没听懂。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J]. 中国肿瘤, 2024, 33(1):1-10.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肺癌筛查指南(2023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5): 345-355. [3]刘志红, 王雪琴. 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 2023, 26(10): 741-74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