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久律师《氢法学堂》第四十次讲座,氢能安全全链条管理:内蒙古经验与法治保障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氢能产业界和氢能商协会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氢法学堂》!
![]()
2025 年 11 月 19 日,我们迎来了《氢法学堂》第40 期讲座,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重要节点!
回溯《氢法学堂》至第 20 期讲座之际,我们已将过往 20期氢能行政法学的讲义结集成册,编撰为《氢能行政法学探微》一书。该书顺利付印,离不开呼和浩特市工商联、内蒙古氢能产业协会、内蒙古律师协会、呼和浩特市律师协会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所有编辑与运营同仁的辛勤付出和热忱鼓励,在此,我们向各方致以衷心的感谢!
安全生产是氢能行政法学的核心原则之一。本期讲座我们将以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为范本,深入解读“平安内蒙古”建设中的先进做法与宝贵经验,期望这些实践成果能为全国各地新能源行业及氢能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值此《氢法学堂》开办 40 期的特殊时刻,我们以这场聚焦安全生产的专题讲座,致敬每一段同行的历程,也期许各位继续深耕氢能行政法治领域!
《氢法学堂》第四十次讲座开始:
氢能作为新兴能源产业的重要方向,其安全发展是产业高质量推进的核心前提。内蒙古自治区在“十五五”规划中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将安全管理深度融入发展全局,尤其把能源安全列为关键保障领域,为氢能产业安全发展提供了宝贵实践范本¹。《氢法学堂》第四十次讲座,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安全治理经验,结合氢能产业特性,阐述氢能安全全链条管理的核心要求与法治保障路径,助力产业在安全轨道上稳步前行。
一、内蒙古平安工程:能源安全与安全治理的示范标杆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将平安内蒙古建设纳入“十五五”八大发展目标,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核心方法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治理体系,其相关举措为能源产业安全发展树立了典范²。
在安全目标设定上,内蒙古明确将粮食、能源等关键领域安全纳入风险防范化解体系,把能源安全作为稳大局的重要基石,与氢能产业“生命安全优先”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治理实践中,内蒙古推行安全生产 治本攻坚行动,通过“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四维发力,推动矿山、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截至2024年10月底,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97% ³,这一成效充分彰显了其安全治理的扎实成效。同时,内蒙古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政领导责任,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⁴。这种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将风险防控贯穿始终的治理模式,为氢能产业破解安全监管难题提供了直接借鉴,其对能源安全的重视和系统治理能力,值得氢能产业全面学习推广。
二、氢能安全 全链条管理:借鉴内蒙古经验筑牢风险防线
氢能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其安全管理必须覆盖全产业链,内蒙古在安全生产中形成的全链条监管、隐患动态清零等经验,为氢能安全各环节工作提供了实操指引⁵。
在制备环节,应该借鉴内蒙古“科技赋能 + 严格监管”的模式,强化生产工艺安全标准,推广智能化监测技术,建立原料采购、生产流程、产品检验的全流程追溯体系,从源头防范泄漏、爆炸等风险。在储存环节,应该参考内蒙古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储备制度的思路,制定氢能储存设施建设的强制性标准,优化储罐材质、压力控制等核心技术参数,建立常态化巡检机制,确保储存设施安全稳定运行⁶。
我们知道,运输环节是氢能安全的关键节点,应该吸纳内蒙古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经验,明确氢运输车辆技术标准、驾驶员资质要求和运输路线规划规范,构建“动态监控+ 应急响应”的全程管控体系,降低运输途中的安全风险⁷。
在氢气(氢能)加注和应用环节上,则落实内蒙古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加注站设备维护、安全操作培训,对氢能应用场景实行分类监管,确保终端使用安全⁸。
各环节需形成闭环管理,应该借鉴内蒙古重大事故隐患清零机制,建立氢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的全流程工作制度,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确保氢能产业各环节安全可控⁹。
三、法治保障:固根本、稳基础、利长远的核心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在安全治理中始终突出法治的保障作用,内蒙古司法厅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理念,为各项政策和法规的落实提供坚实支撑,这一实践印证了法治对于氢能安全发展的核心意义¹⁰。
氢能产业安全发展,首先需要明确法律定位与监管主体。此前氢能被列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应该借鉴内蒙古《安全生产条例》的立法经验,在《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氢能安全监管规章,厘清各部门监管职责,解决多头监管或监管空白问题,使氢能安全监管有法可依。
法治保障需贯穿氢能全链条安全管理。应该参考内蒙古全链条监管的政策工具,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等环节,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和执法规范,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义务和违法责任,通过严格执法确保安全标准落地执行。同时,遵循行政法平衡理论,在强化安全监管的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法治化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加大安全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是法治保障的重要内容。行政法专家于安教授提出的“法律保留原则”11,确保安全生产监管措施有明确法律依据,安全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遵循公开听证、说明理由等程序,保障企业合法申辩权。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争议解决机制,既保障公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促使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为氢能产业安全发展营造稳定的法治环境。
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蒙古“十五五”规划多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将安全管理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框架,这一理念同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但安全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制约产业规模扩张和应用场景拓展。
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应该借鉴内蒙古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方法论,将安全理念贯穿氢能产业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企业作为安全责任主体,需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监管部门要强化事前预防,推动安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安全是权利的基石,氢能产业的安全发展不仅关乎企业经营自主权,更直接关系到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要借鉴于安教授“安全与权利共生”的理念,畅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氢能安全监管,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监督的多元共治模式,确保氢能产业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发展。
![]()
《氢法学堂》第四十次讲座课堂总结----
内蒙古“平安内蒙古建设”以其系统的安全治理思路、扎实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强大的法治保障,为能源产业安全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氢能产业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安全为根本前提,氢能产业应该内蒙古全链条监管、隐患清零、法治保障等成功实践,筑牢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各环节安全防线。
唯有坚持安全第一、法治护航,才能实现氢能产业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氢能产业成为助力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思考题:
1、内蒙古“平安内蒙古建设”在能源安全治理方面有哪些核心举措?这些举措如何为氢能产业的全链条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2、氢能产业在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环节中面临哪些主要安全风险?结合内蒙古经验,应该提出哪些风险防控措施;
3、法治在氢能安全发展中起到哪些关键作用?请以内蒙古的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4、在氢能产业监管中,如何平衡安全严格监管与产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参考本次讲座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5、公众参与在氢能安全监管中有何重要性?如何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安全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十五五”规划纲要》2025年;
2、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3年;
3、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2024年;
4、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2年;
5、王胜久《氢能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 氢法学堂, 2025年;
6、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氢能储存设施安全标准(试行)》2023年;
7、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2022年;
8.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指南》. 2023年;
9、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 2022年修订;
10、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法治保障能源安全实践报告》. 2024年;
11、于安《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中国法学, 2019(4)
本期《氢法学堂》在调研和写作中,得到了国恒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云旺智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蒙古泽铭律师事务所律师
内蒙古 北宸智库 研究 员 王胜久
呼市 律师 讲师 团 成 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