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类似的事情:有一个男性,退休后天天坚持跑步,雷打不动,身体硬朗得一年到头不吃一片药,而且体检报告的数据非常漂亮,没有一个异常的箭头,连医生都自愧不如。
突然有一天,你听说他突然离世,是心梗走的,年龄78岁。可以说没有痛苦,嘎嘣一下人就没了,干净利落,没有痛苦,不给子女添负担。
![]()
相反,退休后懒得运动,吃完饭就躺着刷手机、看电视,或者打麻将,一动不动,喝酒抽烟,熬夜,暴饮暴食,不控制体重和三高。
突然有一天失能了,吃饭去厕所洗澡都得靠别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一失能就是10年,甚至20年,活得毫无质量和尊严,还连累了家人。
总结一下,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到了晚年会嘎嘣一下走了,不拖泥带水,不遭罪,不拖累家人,那叫一个干脆;而生活习惯不好的人,到了晚年,失能时间长,死亡的过程拖泥带水,活得遭罪没尊严,还连累了家人。
![]()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晚年嘎嘣一下走了,这个答案虽然有点硬核,但是,是无数老人向往的,这是我听到最好的答案!
这个观点是有医学支撑的,就是发病率压缩。简单而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老年生病失能的时间集中压缩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早在1980年,斯坦福大学的医学专家,就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滨夕法尼亚大学做了经典的研究。
![]()
对5209名28—62岁的成年男女,进行了一次长达16年的追踪采访,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人,到了晚年,失能的时间更短,管住嘴迈开腿,能有效地将晚年失能的时间压缩打包成一个很短的时间,年轻时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为未来省下一片止疼药,每天多举的几个哑铃,多做的几个深蹲,都是为未来存下一笔养老钱。
这么看来,坚持运动,突然多了几个沉甸甸的意义。
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吃晚饭,谁不想舒舒服服在家里待着,想干啥干啥,可你想过没有,当你吃完饭懒得运动躺着刷手机的时候,你就这样告诉自己,出去走走吧,运动运动,刷手机除了头昏脑涨眼睛不舒服,就没有任何好处。
![]()
出去运动,可以把晚年失能生病的时间压缩打包到生命的最后阶段,多么划算,不遭罪,不连累子女,不给任何我活着的时候健健康康,死的时候嘎嘣一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人增加负担。
![]()
主打一个“好死”,听起来残酷,家人接受不了,但是,确实是一个硬核的结局,老人都向往的结局。
总之,退休后为什么有人雷打不动地坚持运动?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答案。大家觉得呢,欢迎评论交流,谢谢!请问,你一天走多少步?举多少个哑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