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北极星光伏学社)
在日常光伏电站运维中,直流侧火灾可谓是我们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而深究其根源,直流拉弧往往是主要元凶。许多运维人员对交流电弧较为熟悉,但对直流拉弧的认识却相对不足。
正因为对直流拉弧的认识不足,导致由直流拉弧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现滞后、处置困难,甚至酿成重大损失,甚至很多人在火灾发生后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火灾发生。
一、直流拉弧到底是什么?
直流拉弧,简单来说就是直流电路里出现的电弧现象。当直流电路断开,或者线路接触不好的时候,两个电极之间会产生气体放电,形成一条持续的电弧通道,这就是直流拉弧。直流电弧温度特别高,能超过3000℃,这么高的温度,金属都能瞬间熔化,绝缘材料也会被烧着。
![]()
直流拉弧危险就危险在,它和交流电弧不一样。
交流电的电流方向会周期性变化,在正弦波形中,电流从正变负或者从负变正的时候,会有个瞬间电流值为零的时刻,这就叫过零点。交流电路里,电流一过零,电弧温度会快速下降,电离气体导电能力变弱,电弧自己就灭了。
但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一直不变,没有自然灭弧的条件。所以一旦出现直流拉弧,电弧就会一直燃烧,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这种高温会很快把金属触头、绝缘材料烧穿,损坏设备,还有可能引燃周围的易燃物。
光伏电站直流侧电缆的起火往往都是直流侧拉弧导致的,而且直流拉弧的特点导致由它产生的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时间长,灭火难度大,设备烧毁更加严重。
二、直流拉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直流拉弧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长期运维疏忽的积累结果。结合运维的经验,咱们给大家总结了几个常见的直流拉弧成因。
1.连接器故障
松动:安装MC4接头、接线端子时,没有按规定拧紧。像正常要求拧3到5圈,结果只拧了2圈;逆变器直流端子压接,标准扭矩是8N・m,实际才拧到5N・m。这种情况下,电站长期运行,白天升温、晚上降温,接头就会越来越松,接触电阻变大,最后产生拉弧。
![]()
氧化:在户外,MC4接头的防水圈用久了会老化,雨水渗进去,金属触点就会氧化。还有汇流箱里的端子,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表面会形成氧化层,导致电流不能正常通过,从而出现拉弧现象。
脏污:接头位置如果残留着松香、灰尘、鸟粪这些脏东西,会让接触电阻增大。时间长了发热,这些杂质可能碳化,最终引发拉弧。
2.绝缘层破损
在铺设电缆的时候,支架边缘太锋利,容易把电缆划破;
在野外的电站,线缆外皮还可能被老鼠咬坏。
一旦导线裸露,碰到支架、水泥基座这些接地的东西,就会出现并联拉弧的情况。
3.组件故障
故障:组件接线盒里的旁路二极管烧了,常见原因是组件出现热斑,电流一下子变得太大;汇流箱的直流断路器触点表面氧化;逆变器的直流接触器接触不好。这些元件出问题后,电流没法正常通过,就会强行击穿空气,产生电弧。
型号选错:用普通直流线缆代替专门耐候的线缆,或者用额定电流10A的MC4接头连接额定电流20A的组件串。这样长期超负荷工作,元件会持续发热,最终引发拉弧现象。
三、直流拉弧的危害不容小觑
很多运维兄弟觉得"拉弧就是冒个火花,没啥大事",但实际危害远超想象,总结下来有4点核心影响:
1.直接引发火灾
直流拉弧的温度能超过3000℃,这温度特别高。咱们常用的线缆绝缘层,像PVC、PE材料的,燃点大概才300℃;组件背板用的TPT材料,燃点差不多250℃;还有逆变器里的塑料部件,都很容易被点燃。要是光伏电站着了火,麻烦可就大了。
![]()
因为很多电站建在屋顶,或者在野外,附近没有消防用水,火一旦烧起来,很快就会蔓延开,旁边的建筑都可能被引燃,比如屋顶电站把厂房点着了。
2.损坏核心设备
电弧一直存在的话,MC4接头的金属触点会被烧化,汇流箱的端子会被烧毁变形,逆变器直流侧的IGBT模块也会损坏。情况严重的时候,一整串光伏组件都得报废。光是修一个逆变器直流模块,就得花好几万;要是更换组件串,成本更高,能达到十几万。
3.发电量"隐性流失"
出现拉弧后,直流侧的电压和电流会不稳定。逆变器检测到直流侧异常,为了保护设备,会自动降低功率运行,或者直接停机。
比如说,本来能输出100kW的功率,现在可能就降到50kW了。要是拉弧的问题一直没发现,一个10MW的电站,每个月可能少发几万度电,一年算下来,损失的收益能达到几十万。
4.增加触电风险
拉弧会把线缆的绝缘层烧坏,让里面带电的导线露出来。运维人员平时去检查电站的时候,万一不小心碰到这些裸露的导线,就可能触电。特别是下雨天,空气潮湿,人体的电阻变小,触电的危险就更大了。
五、直流拉弧检测方法
对付直流拉弧,事后处置不如事前发现。
AFCI(电弧故障断路器):
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切断电路中危险电弧故障的电气保护装置。它能快速采集电流波形,识别出电弧特有的频谱,然后在几毫秒内把电路断开,防止因电弧引发的火灾等安全事故,可以说是检测直流电弧和保护电路的重要设备。
光学红外传感:
通过光学传感器或者红外摄像头,能及时发现异常的光斑或者温度突然变化,提前发出警报。这个方法反应快、判断准,不过得把传感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才行。
声学/噪声检测:
电弧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特定频率(大概在36到41MHz)的噪声。用灵敏度高的麦克风或者噪声分析仪,检测这个频段有没有异常,也能帮助判断是不是出现了电弧问题,可以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六、应急处置:碰到直流拉弧和火灾,该怎么做?
当监测系统发出直流拉弧警报或运维人员怀疑存在拉弧时,运维人员的"第一反应"直接决定事故后果,那么电站
1. 立即断电:首先远程切断逆变器交流输出,然后按照直流断电规程,依次断开交流侧和直流侧开关。注意:直流拉弧不能简单通过断开交流侧来消除!
2. 现场确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派专业人员前往现场确认情况。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护目镜等。
3. 隐患隔离:确认拉弧位置后,隔离受影响组串或支路,防止事故扩大。
4. 火灾扑救:如已引发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使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火灾!
5. 事后排查:彻底检查拉弧原因,修复或更换受损设备,确保系统安全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其实说直流电弧引发的火灾很难处理,确实很难,但我们运维平常做好日常监测和细节巡检,不放过每一个未拧紧的接头,不放过电站里流窜的小动物,直流拉弧其实并不难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