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市早苗“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说法,中国对日本的反击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推进,外交、经贸、舆论、安全多管齐下;军事斗争的准备也按照既定的节奏进行。此时东战区海军两艘055型驱逐舰并排停靠在舟山军港,有“上新”“示警日本”的说法。
055型舰为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万吨级、信息化高度集成,集指挥枢纽、区域防空、对海对陆打击于一体,垂发单元超过百个,配备海红旗9C、鹰击18以及更高性能的弹药,抗干扰能力和多型弹药协同效果十分出色。把我国水面舰队作战能力的上限提高。外界普遍认为第一批重点配置在北部和南部战区,前者关注西太平洋和重要海峡,后者保证南海安全并护卫航母。
![]()
东部战区获得055舰是迟早的事情,此次两舰同框被视为东部战区新舰上新的一种信号。分析预测未来会出现“北4、东4、南6”的格局,总数大约为14艘,052D从“顶梁柱”变成了“黄金搭档”,055继续挑大梁,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逻辑上是通顺的。
对手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不俗:“出云”“日向”改装后可以起降F35B;“金刚”“爱宕”“摩耶”等宙斯盾舰负责远程防空;“村雨”“高波”“秋月”“朝日”以及新的“最上”级构成通用护卫骨架,现代化水面舰大约有40艘;反潜能力也较强,补给顺畅、训练密集、同盟协同形成体系。把中日“牌桌”对上一眼,东部战区如果配备四艘055型驱逐舰,再加上052C/D型驱逐舰、俄罗斯制造的现代级驱逐舰、数量可观的054A型护卫舰,加上近海灵活的022型导弹艇和日益完善的两栖投送平台,台海、东海方向的压阵力量已经形成联合制胜的雏形。
![]()
舆论称其为“压制”,军事上更接近于“按战备常态推进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准备”。东面为正面方向,南北战区可以跨域支援;航母打击群、攻核潜、岸基航空兵和远程火力按照任务组合穿插,节拍预设,挑事的就往那里集中力量。所谓的“军事斗争准备”,主要是训练科目拓展、兵力调动演练、体系对抗加强,并不是临时性的展示。
系统性清算也不只限于军事方面,在政治上要表明底线,在外交上寸土不让,在经贸上控制风险敞口,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在舆论上把握节奏、讲求事实,在安全上面向实战、真训真备。看清风险、准备工具、把握节奏,用台海作为筹码、拉拢地区对抗的人要付出高昂代价。公众情绪高涨和审慎守密两种声音并存,前者提气,后者护航;涉军信息要守边界,“亮肌肉”和“闷声发力”的分寸要拿捏。
![]()
日本方面想把台海同本国的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美日同盟向纵深发展,借机扩充军队和装备,放宽法律限制,逐渐接近常备军状态。但是缺少大型航母和攻击型核潜艇,海上纵深有限,外向型产业链脆弱点多,在权衡代价之后,并不是无所畏惧。政治下注的风险在于会使得对于对手的底线产生错误的判断。东部战区“上新”不只是换装,更是在表明:不要误会,不要误算。中国有定力不去听风就是雨,也有能力控制住风险。
真正的威慑不在于一张照片,而在于持续不断的战备状态,即舰艇能够出海,编队可以打通,补给能够跟上,战场环境可以塑造,联合训练达到联合的效果,火力打击取得好的效果,危机管控实现止损。另外不要忽视“看不见”的部分:动员体系、供应链稳态、战备设施、港口航道以及通信节点才是体系的关键。
![]()
从区域上看,台海—东海—钓鱼岛—琉球海沟一线任何升温都会产生溢出效应,海空联络热线和一线处置标准化应该进一步加强,降低擦枪走火的概率,提高误判的门槛。对其他国家也坚持合作为主、互相尊重、不搞小团体的思路。
关于东部四艘055是否足够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有多少艘,而在于如何使用:数量是基础,体系才是决定性的。面对同样讲体系和联动的对手,单项强并不代表整体压倒,强在跨陆海空火网电天任务链闭环以及信息流贯通。军事上能打赢才是最好的,否则不战而屈人;亮牌既是对外的威慑,也是对内的安定人心。
![]()
未来的发展仍然受到日本国内政治、盟友的态度、地区的选择、台海的节奏以及全球经济的韧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该出现就出现,该低头拉车就低头拉车。就算是两艘055舰艇同框也已经是阶段性信号了,已经可以说明——准备不是口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