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3日,洪都拉斯大选前夕,两名候选人公开宣称若当选将与台湾地区"复交"。
这句话让两年前刚刚建立的中洪关系直接推到悬崖边,近3亿美元合作项目、暴涨50%的农产品出口通道,都可能被迫刹车。
这些承诺能兑现到民众的餐桌和工资条上吗?代价又由谁来承担?
![]()
一场豪赌正让数万家庭打回原形
2023年3月25日,洪都拉斯政府正式宣布,终止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官方关系。
第二天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广泛关注,洪都拉斯总统府在声明中明确表示。
此举是为了"顺应国际大势,为国家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当时的背景是,洪都拉斯长期依赖外部经济支持。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资金与技术对洪都拉斯而言极具吸引力!
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随后发布公告,确认两国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
![]()
建交仅3个月,中洪两国便签署了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信等关键领域展开合作。
根据中方公开信息,当时承诺的合作项目包括学校建设、农业技术支持、能源发电设施等,总投入近3亿美元!
![]()
同年11月,洪都拉斯以"主宾国"身份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咖啡、白虾、甜瓜等特色农产品首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建交第一年,中洪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洪都拉斯农产品对华出口增幅超过50%。
这一增幅直接带动当地农业从业者收入提升,让农户们第一次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
进入2024年,中洪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项目从纸上蓝图变成了工地上实实在在的进展。
据中建八局官方发布的消息,2025年11月,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建设的洪都拉斯农业学校正式移交。
该项目可为洪都拉斯农村青少年提供职业教育机会,助力当地农业技术升级,改善长期依赖传统耕作的状况。
![]()
此外,中国企业参与的电信网络优化、水电站建设等项目陆续开工,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在特古西加尔巴的工地上,许多工人第一次操作从中国进口的先进设备,学习新技术,脸上写满了希望!
洪都拉斯副总统在公开活动中曾表示,与中国建交是"最正确的决定",两国合作让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机遇!
![]()
三大猫腻揭开投机本质
但就在合作红利持续释放之际,2025年洪都拉斯总统大选的临近,让外交立场成为核心竞选议题。
执政党参选人丽克西·蒙卡达明确主张深化与中国大陆的合作,认为两年的合作成果证明了这一方向的正确性。
她强调应继续抓住国际合作机遇,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让更多民众分享合作带来的红利。
![]()
然而,反对党候选人纳斯里·阿斯富拉与萨尔瓦多·纳斯拉亚,却把"恢复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官方联系"写进承诺。
他们还附带"加强与区域大国合作"的表述,试图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求平衡,实则是机会主义的表现!
![]()
根据《日经亚洲》11月报道,这两位候选人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具体的行动支撑。
其中纳斯拉亚在2025年9月访问华盛顿期间,与当地政界人士会面,承诺若当选将调整外交方向,以换取经济支持。
另一位候选人阿斯富拉则在竞选集会上多次强调"要争取更多外部援助",暗示现有合作未能满足其预期。
这种表态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算计和外部势力的影子,让人不得不质疑其真实动机!
![]()
为什么会出现"改弦易辙"的声音,结合洪都拉斯的国情与国际环境,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外交资源交换"的传统思维,洪都拉斯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外部援助与投资。
过去曾通过与中国台湾地区保持官方关系获取资金支持,部分政客将外交立场视为"谈判筹码"。
他们认为通过调整方向可以换取更多短期经济利益,这种思维在政坛中根深蒂固!
![]()
第二是外部势力的介入影响,作为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的政局长期受到区域大国关注。
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不希望看到拉美国家完全倒向中国,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政治游说、经济诱导、媒体宣传等多种手段,让一些政客产生了错误的预期!
![]()
第三是选举政治的短期投机,洪都拉斯总统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现任总统不再参选,导致政坛格局重新洗牌。
部分候选人将外交议题作为竞选噱头,通过提出激进主张吸引选民关注,而忽视了国家长期发展利益。
这种短期行为在民主国家并不罕见,但在小国外交中尤其危险,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
顺应潮流才是唯一出路
两位候选人的表态看似迎合了部分短期诉求。
但从实际利益出发,若真的调整外交方向,洪都拉斯将面临多重风险。
最终可能损害民众利益,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曾明确表态,两国合作的基础是相互尊重的原则。
若这一基础被破坏,相关合作将无法继续,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并不难理解。
![]()
承诺中的近3亿美元合作、通往中国市场的农产品通道、已开工的基建订单,都可能被迫刹车!
洪都拉斯的经济结构以农业见长,咖啡和白虾不仅是名片,也是收入来源。
建交后直达中国的路径减少了中间成本,农户更清楚账本上多出的那些钱来自哪里。
一旦渠道重设、准入变难,损失将首先落在田间地头和加工车间,让无数农户的心血付诸东流!
![]()
项目半途停摆的代价还会落到城市工地,水电站、学校、电信等工程如果停工。
前期投入被浪费不说,就业岗位也会迅速缩减。
在圣佩德罗苏拉的工地上,许多工人靠着这些项目养家糊口,一旦停工,他们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信誉和政策稳定性是投资的第一道门禁。
若两年内两次调转方向,"政策摇摆"的标签会让其他潜在合作方犹豫。
已有外媒记录了投资者的担心,一些跨国企业暂停谈判观望选后风向,这种收紧情绪对依赖外部投资的经济体而言并不陌生!
![]()
盖洛普2025年9月底的民调给出的是胶着态势,纳斯拉亚27%,蒙卡达26%,阿斯富拉24%,三位候选人支持率相差不大。
到了10月,样本显示蒙卡达44%,纳斯拉亚30%,阿斯富拉18%,不同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但都在强调竞争激烈。
更重要的是,当地媒体在1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主张继续深化对华合作,担心政策变动会影响生活的稳定!
![]()
洪都拉斯副总统古铁雷斯在今年谈到双边关系时说,与中国建交是最正确的决定,两国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好伙伴!
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堆叠,背后对应的是贸易增长、项目落地、技能教育这些摸得到的成果!
中国驻洪使馆也在7月强调,建交后合作成果显著,广泛惠及两国人民,并敦促有关候选人纠正涉台错误言行,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
政策是服务于民众的工程
放在更大地图上看,这场争论并不孤立。
自2017年以来,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国相继与中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
一个中国原则成为该地区越来越稳定的共识,世界上已有183个国家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建交。
这种趋势不是偶然的,而是各国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选择,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的经验说明,立场稳定有助于合作深入,选举并不必然带来对外政策的摆动。
这两个国家在大选后保持了对外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外交不是竞选道具,它首先是为长期民生服务的国家工程,短期的外部承诺若附带政治条件且规模有限,难以弥补丧失中国市场与合作项目的缺口!
![]()
美国的经济援助往往附带严格的政治条件,且规模有限,无法替代中国带来的长期发展机遇。
更糟的局面并非没有可能,断了与台湾地区的旧线,再折返与中国合作的主线,两头都接不回来的风险!
这种风险需要在投票前被认真计算,因为一旦成真,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受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所有民众!
![]()
关键转折点已经出现,距离投票不到三周,三位候选人支持率此消彼长,但合作项目的进度条不会等到尘埃落定才受到影响。
未来几天内的集会与表态,可能继续撬动投资者和贸易伙伴的预期,给国家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有一种常识在此刻尤为重要:政策的稳定性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动一次就要补上一次信任的缺口!
![]()
在这一点上,经验丰富的企业和农户看得很准,他们更在意货柜能否按时发走、工地能否按期发薪。
而不是谁在台上更会喊口号,因为只有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改善生活!
无论谁最终胜出,答案最好清楚而简单,是为个人政治加分,还是为国家长远利益和民众福祉服务!
外交选择终究要在这两者之间给出顺序,这个选择将决定国家的未来!
![]()
结语
政策稳定是无形资产,任何短期算计都需付出清晰可算的代价。
顺应区域主流选择,珍惜合作平台,才能积累确定性收益。
外交终究要在个人加分与国家福祉间给出排序,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