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坦克还在生产线“咣咣”地响,工人却在车间门口排队领裁员通知,一边是24小时连轴转的军工厂,一边是武器出口腰斩、资金告急、技术掉链子。
![]()
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这台“老爷车”,眼看着就快憋火了,三年高速运转之后,普京那架被称为“战争机器”的国防工业,似乎终于开始吃不消了。
表面轰鸣背后脱轨,军工生产越快,问题越大
俄罗斯军工厂这几年真是忙疯了,在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沿岸,坦克、导弹、无人机一个劲儿地拼命造,甚至连俄罗斯央行都得承认,国防工业已经成了全俄经济的“主心骨”。某些工厂三班倒不休息,生产节奏比战场还紧张。
![]()
可别被热闹假象骗了,这场“加速运动”背后,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裂缝,乌拉尔车辆制造厂的坦克翻新量,从每月超过一百辆跌到了三十多辆,原因很简单:装甲钢板断供了三个月,库房都快空了。主战装备没钢能干啥?指望工人手搓装甲吗?
不仅原材料卡壳,连“特殊金属制品”这种关键部件的生产也开始掉头向下,2024年9月出现首次负增长,这说明即使是被政策保护的“重点产业”,也扛不住内部消耗和外部挤压的双重压力。
更扎心的是钱的事儿,军工企业签的是2019年定价的旧合同,但采购却得按2025年的市价来,等于明明花的是现在的钱,挣的却是六年前的价。
![]()
比如穆罗姆仪器制造厂,就因为一个导航系统亏了7000万卢布;有的坦克制造厂,货都发出去了大半年,账还没结上,这种“干活不结账”的局面,搁哪个企业也活不下去。
更别说腐败这事儿。罗斯托夫的GPZ-10工厂,靠着虚高定价,光一个项目就坑了国家22亿卢布。这不是“战争机器”,这是“吞金巨兽”。
制裁之下添堵,技术瓶颈难解,出口市场一落千丈
“零部件价格涨了几十倍,有的上百倍。”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CEO切梅佐夫在迪拜航展上说得直白,西方制裁让军工产业“寸步难行”。
![]()
更要命的是进口被卡脖子,国产替代又不顶用,搞光学、微电子、涂料的材料全都出问题,结果就是:高端武器产不出来,老旧装备修不好。
苏-57战机还在“试飞”,“纳西莫夫”号巡洋舰十三年了才刚海试,连自己太平洋舰队的维修厂都被拆了拿去建赌场,搞得战舰坏了都找不到地方修。这不是打仗,这是拆东墙补西墙。
而且传统市场也撑不住了,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一出来,大家都傻了眼:俄罗斯武器出口从全球21%的份额掉到了7.8%。埃及、印度不是取消订单,就是冻结采购。2020年至2024年出口额比上一周期直接砍了六成多。
![]()
反观乌克兰拿着西方援助大肆囤货,巴黎刚签了未来十年买100架“阵风”战机的意向书,还捎带了八套SAMP/T防空系统,更夸张的是乌克兰今年打算往前线扔出45万架无人机。人家是“未来战争”,俄罗斯还在为一块钢板发愁。
至于俄罗斯的“朋友圈”,也不太给力,白俄罗斯、伊朗、朝鲜看着热闹,实则帮不上大忙,朝鲜虽然炮弹给得勤快,但也得俄罗斯付出能源和粮食当交换,连它们自己的库存都快见底了。
![]()
普京现在指望的,是12月访问印度这趟。想把S-400系统、苏-57战机,甚至战略核潜艇都推销出去,换点“子弹钱”。但印度早就开始“去俄罗斯化”,采购正越来越多元化,这单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
战时经济走偏,增税压顶,俄罗斯经济喘不过气
再铁的经济也禁不起这么烧,俄罗斯央行预警:2025年第四季度GDP将出现三年来首次负增长。军工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却被挤得干瘪,战争不是“零和游戏”,是“吞噬游戏”,军工吃得越多,别的行业就越难活。
![]()
为了填坑克里姆林宫开始动刀税收,增值税从20%涨到22%,还要逐年降低企业收入的免税门槛。小企业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现在连口气都喘不过来了。
莫斯科一位退休居民直言:“中小企业要么关门,要么裁人,国家预算反而会缩水。”她说的没错。这一刀砍下去,可能不是充实国库,而是伤到经济元气。
裁员已经开始了,那些既做军品又做民品的工厂,正大批裁撤非军事部门员工,甚至连军工工人的工资也在下调,资源全都集中到一条战线,背后是整个经济走向单一、失衡的风险。
![]()
俄罗斯的军工企业虽然还在硬撑,但已经开始“拆零件”了。1340家企业合并为40个科研联盟,3.34万亿卢布砸进去,能不能换来技术突破?这很难说,毕竟70%的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科研人员大多年过五十,年轻人不愿意进厂,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
切梅佐夫嘴上说“出口很快就能恢复”,但这话听听就好。武器能不能卖出去,要看有没有买家,更要看有没有货,现在不是多造能解决问题,是有没有能力造出先进装备,能不能从技术层面“升级打怪”。
战争机器还能撑多久?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可能正驶入最危险的弯道,表面上是坦克轰鸣、导弹齐飞,实则内部开裂、资金告急、技术吃紧,它仿佛一头被逼到墙角的野兽,依旧咆哮,却已显疲态。
![]()
战争不是一场短跑,而是耐力赛,比的不是一时的火力,而是持续的资源、技术和民众的承受力,如今的俄罗斯在这三项上都已经捉襟见肘。
接下来的战场,不止在乌克兰,还在俄军工的生产线、在西伯利亚的矿山、在莫斯科的财政部。如果这些“后方”撑不下去,前线再多武器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这场战争最终拼的,不只是子弹,更是底子。而俄罗斯的这部“战争机器”,眼下看起来,确实开始喘不过气了。
参考资料: GDP跌至1%以下,俄罗斯的“战时红利”耗尽了 环球译视 2025-10-28 深度观察:俄拉开大规模军工改革序幕 1340家企业面临多种困境 新华网 2021-03-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