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崔新保 通讯员 狄少增
11月14日,新乡市金瀚学校60余名师生走进封丘县人民法院,“零距离”旁听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的庭审过程,“沉浸式”体验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本次开庭审理的是一起典型的涉“两卡”(银行卡、手机卡)犯罪案件。公诉机关指控,2025年6月,被告人范某某通过短视频平台结识所谓“中介”,在明知个人银行账户不得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的情况下,为获取非法利益,仍按照对方指示办理银行卡,并前往异地将其名下某银行账户交由他人使用,并提供刷脸验证等帮助。该账户后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导致封丘县被害人邵某某、承德市被害人叶某某遭受财产损失,涉案被骗资金共计32200元转入该账户,范某某从中非法获利2700元。
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再到最后陈述,整个庭审流程庄严肃穆、秩序井然。同学们全程聚精会神,认真观摩,真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也对涉案被告人因法律意识淡薄、贪图小利而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过程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庭审现场变身为“法治课堂”,通过真实案例以案释法,让抽象的法律规定变得具体而清晰。
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也结合本案案情,向学生们讲解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相关法律知识,剖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和“两卡”犯罪的危害性,教育引导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法治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因贪图一时小利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人”。
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沉浸式”庭审观摩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看似不起眼的出租出借银行卡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违法犯罪的风险。今后会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筑牢防范违法犯罪的思想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决不参与任何可能触犯法律的行为。
通过此次“沉浸式”的旁听庭审,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更有力地提升了青少年辨别违法犯罪行为、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