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为2025级新生组织了一场城市漫步活动。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此次游览活动让同学们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更为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武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感受了武汉历史与新潮相拥、厚重与烟火并存的独特魅力之后,同学们也有很多感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眼中的武汉”,跟随他们的脚步“漫步”武汉。
![]()
若要给武汉写注脚,我想最贴切的莫过于“一半烟火藏古韵,一半潮涌赴新程”。这座被两江穿城、三镇相拥的城市,从不是单一的模样——它是黄鹤楼飞檐上沉淀的千年风霜,是古琴台琴弦间流淌的知音佳话,也是江汉路霓虹里跳动的潮流脉搏。踏足此地便会发现,老巷的青石板路能通向文创园的涂鸦墙,过早摊的热干面香气会与咖啡馆的拿铁醇厚相融,长江大桥的钢铁脊梁下,既映着晴川阁的黛瓦剪影,也闪着江滩夜市的璀璨灯火。
![]()
对武汉的印象,是市井烟火与历史风韵的交织。
清晨从一碗热干面开始,芝麻酱的浓香裹着碱水面,是这座城市最踏实的味觉记忆。
饭后走入江汉路,别有洞天。江汉村的老里弄藏着文艺咖啡馆,拐进咸安坊,整修后的红瓦坡顶与石库门静静伫立,仿佛能听见上世纪绅士名流的絮语。此刻,时光仿佛慢了下来,缓缓流淌。(周毅 戏美1班)
![]()
![]()
踏足武汉,才知这座城藏着半部荆楚春秋。长江与汉江在此相拥,冲刷出千年的人文底色;老巷里的红砖老洋房与江汉关的钟楼相望,新与旧在此共生;户部巷的热干面裹着芝麻酱的醇厚,烟火味与书卷气交织。每一砖一瓦都似在诉说光阴故事,让这座城既有历史的厚重,更有生活的温热。(叶陈友 戏美1班)
![]()
![]()
![]()
![]()
若要真正读懂这厚重,江汉关博物馆不可不去。钟声依旧,它用实物与光影讲述着汉口开埠的百年风云,正是这“中西交汇”的过往,塑造了武汉兼容并包的气质。在江汉关博物馆里,推开那一扇扇厚重的门,仿佛踏入一条时光隧道。那座曾敲响百年的钟楼模型静静陈列,黄铜指针凝固着老汉口的晨钟暮鼓;各类古文物静静地躺在展板里,向人们展现它们的身姿,感受它们身上历史的洪流;墙角的老式电话机、留声机,似乎还残存着当年洋行职员的交谈声与悠扬乐声。(丁苑媛 戏美2班)
![]()
![]()
![]()
![]()
走过江汉关的石阶,钟声裹着百年烟火,落进风里;江汉路的霓虹叠着老建筑的檐角,裹着旧时。拐进江汉村,咸安坊的石库门映着暖黄灯光,中古玩具店的摆件晃着时光光斑。平和打包厂的砖墙被夜灯染得温柔,最后乘游船过武汉港,江风携着大桥的光,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武汉是新与旧碰杯,烟火与诗意同栖。(胡可欣 动画2班)
![]()
![]()
![]()
沿江汉路步行街漫步,琳琅商铺与古老商号相映,热闹非凡。转角走进江汉村,老房子的雕花栏杆诉说着往昔风华。平和打包厂的工业风建筑独具韵味,斑驳墙面刻着时光痕迹。终至武汉港23号码头,江风拂面,江水滔滔,将一路的古今交融收进眼底。武汉的美,是历史与现代的相拥,是市井与雅致的共生,每一帧都让人沉醉。从里弄的烟火到博物馆的沉思,武汉的魅力,正在于它从不割裂历史与现实。(谢楚仪 动画2班)
![]()
![]()
夜色像墨水一样晕染两岸,长江大桥的光影在水波中碎成金箔,远处的黄鹤楼在夜晚中展现它的身姿,远处高楼霓虹与岸边路灯交相辉映,这一刻,千言万语都浸在这夜色中。(丁苑媛 戏美2班)
游船推开波浪,江风温柔。灯光秀点亮现代楼宇,也勾勒出老建筑的飞檐轮廓。这一刻忽然懂得,武汉的迷人不在某个景点,而在这连绵不绝的城市叙事里——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每一扇旧门牌后,在每一次江潮起落间,继续生长。(张圣喆 戏美1班)
![]()
大一新生眼中的武汉,是一首新旧交织的流动诗篇,藏着岁月沉淀的温润与人间烟火的鲜活。这里,闹市的繁华从不冲淡历史的厚重,古街的静谧也不隔绝时代的脉搏,每一寸土地都兼具烟火暖意与时光质感,这份新旧共生的独特韵味,让他们加深了对汉的了解和热爱,带着这份了解和热爱,他们也会开启他们在武汉的人生故事。
![]()
![]()
(通讯员:杨梓 丁如欣月 周毅 叶陈友 丁苑媛 胡可欣 谢楚仪 张圣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