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父母的焦虑与孩子的重压,让很多家庭关系很紧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常常成为整个关系的源头。
文中与大冰连线的这位家长,正是万千家庭的一个缩影,她的困惑,挣扎或许也是我们的,他的着急与不甘或许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记录下这个故事,愿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和一份前进的力量。
A:我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方式可能有些问题,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我先说说平时是怎么对待他的:
我儿子小学时特别听话,在别人眼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制力好,作业都能主动完成,不用我操心,字也写得非常工整。但从六年级下学期开始,他不听话了,做什么事都要我催,而且显得极不耐烦。写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字明明能写好,却写得乱七八糟。
后来我急了,骂他、吵他,甚至打他。可打他的时候,他就一动不动,那种感觉就像“你打死我吧”。每次打完,我心里特别难受,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师也找过我,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走神,问我他是不是常玩游戏。我说他偶尔玩,但我对手机管得很严。老师还说,孩子从六年级开始变化明显,甚至问:“是不是你家孩子有什么问题?”
大冰:你一般憋尿能憋多久?这问题很重要。
A:半小时。
大冰:好,现在让你憋一个小时,能憋住吗?
A:不能。
大冰:人压抑自己的天性,就跟憋尿一个道理。小朋友在你的标准里“懂事、听话”才算好孩子——不对。小学阶段该皮就皮、该闹就闹,走神、贪玩都正常,那是天性。如果从学龄前就开始压抑,他到六年级才爆发,算晚的了。
你刚才说的,全把问题归到孩子身上。我送你一句话:大部分教育问题,根源在家长的教育方式。
另外,你提到一个很不好的信号:现在你批评他、甚至动手,他不反抗、不争辩,只是倔强地忍着,就像受刑一样咬牙硬扛。这信号非常不好。
A:嗯。
大冰:你是想养一个孩子,还是养一个“对立面”?
A:当然是想养一个孩子。
大冰:那就放弃“听话、乖才是好孩子”的想法。不然说别的都没用。别老师一说啥,你就着急上火、被洗脑了。
A:嗯。
大冰:孩子不是老师生的。老师首要任务是管理秩序、保证安全,但你是妈妈,角色不同。趁现在还来得及,软下来,别在细节上过度要求,甚至允许他现阶段有些“反常”。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早、叛逆期早,不一定是坏事。完全没有叛逆期、一味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没自我、唯唯诺诺,反而不利于他未来成长。
我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孩子就像憋尿,从天性被压抑开始,一直憋到六年级,憋不住了。你还不允许他“尿”一下?没这道理。
A:我想补充一点:小时候我不在孩子身边,他跟外婆生活。外婆在孩子面前从不玩手机,只有孩子上学后才偶尔用。所以孩子对手机没什么依赖,自制力也很好。
大冰:那只能说明外婆管束严,跟手机无关。而在你的标准里,好像一玩手机就十恶不赦?
A:不是,我觉得可以适当玩,但不能沉迷。
大冰:你让他适当玩了吗?从小学到六年级,他一直“憋着”,现在憋不住“尿裤子”了,不就这么简单吗?
A:那对手机到底该怎么管?是该彻底禁止,还是适当允许?控制在多长时间?
大冰:你用了“管控”这个词。如果他不影响学习,作业完成之后玩一会儿,有什么不行?你越强调,他越逆反。
A:比如这周末,周五放学他想出去吃饭,我带他去了。回来晚,他犯困,说能不能明早再写作业。我说可以,但要求他定个计划。可他计划做得糊弄,第二天也没完成,一直拖,作业前面认真,后面就潦草了。
大冰:周一能交上就行了。计划是你跟他商量定的,还是你命令的?被要求做事,谁不应付?跟你上班一样,领导派活,你会抢着干吗?他能完成就已经不错了,你要求太多。这不是爱,是在培养仇人。最后你还委屈。
![]()
孩子教育出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说困,就赶紧睡,计划明天再说。你问问自己:你小时候是个好学生吗?作业都按时写了吗?学得有多好?
先做他的养育者,再做督促者。记住:孩子出问题,先自我反思。和孩子拉近距离,别把学习看得太重。
到这里结束了。
这个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家庭正在经历的困境,不妨我们问问自己,学习真的很重要吗?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知道,当孩子的快乐,睡眠,自主性和心理健康与完整作业,甚至作业工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选择什么?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孩子今天是否听话,而是他明天是否拥有独立,自信,敢于追求的幸福人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