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个叫齐格蒙特·鲍曼的老爷子说过一句戳心窝子的话:现在有种“新穷人”,钱包鼓鼓的,却活得更累了。
![]()
他们不是吃不上饭,而是被自己的消费欲望绑架了,为了所谓的面子,把辛苦钱全填进了无底洞。
更扎心的是,当人们终于攒下三四十万存款时,这笔钱非但没成为阶梯,反而成了拖人下水的石头。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那个著名的鸟笼实验。
当年有位心理学家詹姆斯,跟他的物理学家朋友卡尔森打赌:“我保证让你养只鸟。”
卡尔森嗤之以鼻:“我连这念头都没有!”结果生日那天,詹姆斯送了个精致的空鸟笼。
起初卡尔森还当艺术品欣赏,可接下来半个月,每个来家里的客人都要问:“教授,您养的鸟是不是飞走了?”
解释到第十次,卡尔森彻底崩溃,乖乖买了只鸟塞进笼子。
资本收割普通人的套路,和这实验如出一辙。
去年汽车行业协会发布报告称,30万以上车型销量逆势增长35.1%,而中汽研的消费者调研显示,近六成买家直言“需要符合中产身份”。
![]()
当销售员对你微笑说“这款车可是中产标配”时,那只无形的空鸟笼已经挂进了你的生活。
随之而来的每年两万多的保险、五千起步的保养、还有朋友圈晒图后忍不住加装的星空顶,让存款像烈日下的冰块般消融。
银行的朋友给我看过一组内部数据:账户余额突破三十万的客户中,一年后存款还能继续增长的只有17%。剩下那83%的人,钱都去哪儿了?答案藏在那些血淋淋的教训里。
山东一对经营二手车行的夫妻,十年省吃俭用攒下四十万。
去年三月,看着短视频里博主开着房车环游中国,丈夫一拍大腿:“咱也享受生活去!”
他们花35万买了辆二手豪华房车,带着五岁儿子踏上旅途。
起初在抖音发的蓝天白云收获无数点赞,直到七月雨季来临——孩子在车里感冒发烧三次,营位费比预想贵三倍,更糟的是车行伙计卷款跑路。
今年初我联系他们时,35万的房车正以18万急售,夫妻俩在菜市场盘了个摊位,身后还背着七十多万债务。
“当初以为存款是底气,现在才知道是陷阱的诱饵。”妻子撩起围裙擦手时,我看见她手腕上还有没摘掉的住院手环。
我自己也栽过跟头。2019年楼市最火时,看着同事纷纷买二套房,我咬牙掏出全部40万积蓄跟风上车。
结果这套郊区房如今跌去四成,每月九千房贷像勒在脖子上的绞索。
去年参加房企破产债权人会议时,发现全场三百多人里,竟有四成都和我一样是高位接盘的“投资客”。
资本总有办法给你造新笼子——不要车房?
那就推销“山系生活”,八千块的帐篷、三千的露营灯照样掏空你钱包。
两百年前哲学家康德就道破天机:“真正的自由,是能对不想做的事说不。”
这话在消费狂潮里格外刺眼。
巴菲特十六岁在杂货店打工攒下六千美元,同龄人忙着买敞篷车,他却用这笔钱投资了自己——报名商学院的课程。
后来他收购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伯克希尔时,启动资金正是来自年轻时那些“不该花却没花”的钱。
![]()
如今这老爷子住着六十年前买的旧房子,用着二十美元的翻盖手机,却掌控着千亿帝国。
他在传记《滚雪球》里写道:“钱应该买自由,而不是枷锁。”
更令人警惕的是,消费主义的牢笼正被镀上政策金边。
今年初商务部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预算高达300亿。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
诡异的是,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10月份社会零售额环比仅微增0.16%。
![]()
![]()
有经销商私下透露:“补贴价还没平时促销便宜。”
当你在直播间抢购“政府补贴款”洗碗机时,可能正跳进商家和平台联手的数字陷阱。
存够三十万从来不是终点线,而是站在了财富积累与消费滑坡的岔路口。
真正的体面人生,不是咬牙买下广告里的“中产三件套”,而是当销售员热情推荐新款车型时,能平静地说:“我现在这辆挺好。”
当朋友圈都在晒马尔代夫度假时,敢把孩子的补习费存进教育基金。
![]()
因为自由的终极境界,从不是拥有更多选择,而是当全世界都在催你买买买时,你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你的存款不是用来填满消费主义的鸟笼的饲料,而是砸碎囚笼的铁锤。
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清醒才是最高级的奢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