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军迷圈炸了个大新闻:985号“祁连山舰”改完激光武器亮相了!这已经是第二艘装了“燎原-1”高能激光的071型登陆舰,前阵子986号“四明山舰”刚露脸没多久,这就批量上了?
要知道这玩意儿去年还在试验阶段,今年就实打实部署了,速度快得有点“科幻”。但有个问题估计不少人都琢磨不透:咱们的052D、055这些主力驱逐舰多牛啊,为啥放着它们不用,偏偏先给登陆舰装激光武器?这背后藏着海军的大算盘。
![]()
先搞清楚核心问题:激光武器最挑什么?空间+电力!
别被电影里那种小手一挥就打靶的画面骗了,现实里的高能激光武器可不是个小零件,它是个“吃空间、耗电力”的大怪物。咱们先拿071登陆舰的底子说说,这船排水量足足2.5万吨,啥概念?
相当于三艘多052D驱逐舰的重量,内部空间大到能塞下坦克装甲车,装激光武器的储能设备、冷却系统这些“配套班子”绰绰有余。
再看主力驱逐舰的情况就尴尬了。052D才7500吨,055算大的也才1.2万吨,船上早就堆满了宝贝:相控阵雷达要占地方、几十发垂发导弹要占地方,剩下的空间本来就紧张。
更关键的是电力,“燎原-1”保守估计功率都有200-300千瓦,是美国同款“赫利俄斯”的5倍!这么大的功率,得有专门的发电设备持续供能,还得有冷却系统降温,不然打两下就“中暑”了。
071用的是大型柴油发电机组,跑起来稳稳当当供电;可驱逐舰要高速机动啊,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抢资源,万一打激光的时候刚好要加速,电力很可能跟不上,总不能让战舰“停船开炮”吧?
![]()
选登陆舰不是凑数:刚好补上最要命的短板
可能有人觉得登陆舰装激光是“大材小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是精准补位。原来的071自卫能力有多弱?就靠4座AK-630近防炮撑场面,对付低空慢速目标本来就费劲。
而登陆舰的核心任务是抢滩登陆,靠近海岸的时候,最容易遭到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的“蜂群攻击”。一群小目标密密麻麻冲过来,传统近防炮根本扛不住。
为啥扛不住?一来备弹有限,打几十发就空了;二来成本太高,一颗防空导弹几十上百万,打一架几万块的无人机,纯属“用黄金砸鹅卵石”。但激光武器就没这毛病:只要有电,就能一直打,相当于“无限弹仓”;而且单次拦截成本才几十元人民币,打多少都不心疼,简直是为对付“蜂群”量身定做的。
![]()
驱逐舰不是不想装,是在等“下一代平台”。
不是咱们的052D、055不够先进,实在是“先天条件”受限。现在的主力驱逐舰设计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装这么大功率的激光武器,空间和电力都是按当时的武器配置预留的,强行加装只会顾此失彼。要么拆了部分垂发,要么削弱雷达性能,这显然不划算。
这也解释了为啥咱们要规划2万吨级的“战略舰”,核心就是要留足空间和电力冗余,专门适配激光这类定向能武器。甚至有消息说,核动力军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毕竟核动力能提供近乎无限的电力,别说现在的几百千瓦,未来兆瓦级的激光武器都能扛得住,到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光盾防御”。
![]()
从试验舰到两艘071批量改装,咱们走的是“由大到小”的路子:先在空间足、压力小的登陆舰上验证技术、形成战斗力,解决“有无问题”;同时积累小型化、通用化的经验,等下一代大型平台出来,再直接移植到巡洋舰上。
这步棋走得相当务实,而且藏着前瞻布局:一方面,两栖舰队的抗饱和攻击能力直接拉满,登陆作战更有保障;另一方面,车载版“燎原-1”还预留了民用滚装船的改装接口,战时随便征几艘滚装船,就能改成临时“激光防御舰”,军民融合的思路绝了。
对比一下美国就更明显了,他们还在为伯克III驱逐舰的电力分配头疼,咱们已经用071把激光武器的实战价值验证完了。这条看似迂回的路,其实是最短的。先解决当下需求,再倒逼下一代装备发展,一步步朝着“核动力+巨型舰+定向能”的时代迈进。
![]()
所以别纠结为啥先改登陆舰了,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海军的战略雄心和务实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