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荷兰承认和德国合谋,他曾经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有过沟通,她支持我们的行动,她非常关注此事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契约精神”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其实连张废纸都不如?
![]()
最近这两天,我看到一条消息,真是被气笑了。英国《卫报》前阵子那个爆料,直接把荷兰和德国那点“台面下的勾当”给掀了个底朝天。大家原本以为荷兰突然对安世半导体下手,是自己脑子一热,结果现在的证据显示,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双簧”。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媒体逼问下终于承认了,他和德国经济部长赖歇早就通过气。赖歇的态度很明确:只要不搞死德国的汽车工业,你们随便抢,她全力支持。
说实话,看到卡雷曼斯那个“不得不承认”的嘴脸,我心里就一个想法:这帮人究竟还要把“既要又要”演绎到什么程度?
![]()
咱们先捋捋这事的来龙去脉。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虽然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但早在2017年就被中国的闻泰科技买下来了。它不是搞什么先进制程的,它做的是功率半导体,像二极管、MOSFET这些东西。听着是不如光刻机高大上,但你问问修车的师傅,或者问问大众、宝马的采购经理,离了这些东西,那些几十万的电动车能不能跑得动?
结果到了2025年9月30日,荷兰突然翻出了一本满是灰尘的法典——1952年的《货物供应法》。这可是冷战时期的老古董了,居然被拿来当尚方宝剑,直接派了管理员接管安世的工厂。理由听着特别正义:怕闻泰把产线搬回中国,威胁欧洲经济安全。
我当时查这个新闻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你要是真怕产线搬迁,你通过商务谈判啊,你加关税啊,直接派人进驻工厂夺权,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
更精彩的在后面。闻泰那边反应也是真快,根本不跟你扯皮,直接切断了中国工厂对欧洲的晶圆和成品供应。这一招太狠了,也太准了。我特意去看了下当时的行业数据,仅仅四天,大众奥伯豪森工厂、博世罗伊特林根工厂,甚至ZF在萨尔路易的产线,全都亮红灯。
那一周德国汽车股的K线图,绿得让人发慌。库存撑不过两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时候德国人坐不住了。咱们以前总觉得德国人严谨、讲规矩,但看看赖歇干的事儿。她一边看着自家的汽车工厂快停摆了,一边还在跟荷兰人打电话说“支持你们堵漏洞”。这逻辑神不神?由于怕中国控制供应链,所以支持荷兰抢工厂;结果抢了工厂导致立刻断供,又回过头来求中国赶紧发货。
![]()
这就是《卫报》爆出来的核心猛料。卡雷曼斯现在的回应充满了一种“被抓包”后的尴尬。他说“我们原本并不打算公开此事,希望迅速且低调地解决”。翻译一下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本来想悄悄把东西偷了,没想到动静闹得太大,邻居都听见了。
11月初,咱们这边恢复了供应。第一批晶圆从上海和山东发出去了,欧洲那边的车厂采购经理们估计都长舒了一口气。但我看荷兰的反应,真是一点都不意外。他们接过货,转头就说:我们会持续监测,等供应稳定了,再考虑撤销管理员。
我看这句话的时候,真想问问他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别人都听不懂人话?这意思不就是“货我收下了,但工厂控制权我还是不还,得看你后续表不表现得乖一点”吗?
![]()
这件事最让我觉得讽刺的是,欧洲一直标榜市场经济自由,标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安世是中资控股的企业,是合法的市场主体。现在可好,为了所谓的“安全焦虑”,连冷战时期的法律都用上了,还要拉着德国打配合。
我也查了查赖歇的背景,她在能源和经济领域深耕多年,不可能不知道供应链的脆弱性。她之所以敢这么玩,无非是赌定了一点:中国厂商离不开欧洲市场。但她可能低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现在的全球供应链早就不是单行道了。
你说这算不算一场闹剧?我觉得不像,这更像是一次赤裸裸的测试。他们在测试底线,看看用这种行政强权强行“剥离”中资控制权,到底会付出多大代价。
![]()
现在货是发过去了,灯也亮了,但信任这东西碎了还能粘起来吗?博世和大众的流水线是转起来了,但坐在办公室里的那些高管们,看着手里这份来自中国的出货单,心里真的踏实吗?
他们想要的是绝对的安全和控制权,但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没有合作,哪来的安全?卡雷曼斯和赖歇的那两通电话,以为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政治默契,结果现在成了挂在墙上的笑话。
我就在想,下一批晶圆要是再晚到两天,或者因为什么“技术原因”卡在港口了,卡雷曼斯先生,你那本1952年的老法典,还能变出芯片来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