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问题争议不断:空置新房没住人,凭啥要补缴暖气费?
大家好,我是闻叔!对北方人而言,暖气是寒冬里的“生存底线”,可今年西安不少市民的供暖费,却交得满心憋屈。
有人的房子整整空置一年,供热公司却追着索要930元“欠费”,有人按时缴清近2000元全款,家中却冷到需要裹着羽绒服度日。
这30%的供暖空置费,究竟是供热企业合理的成本分摊,还是难以辩驳的“霸王条款”?要厘清这个问题,得从两起典型的民生纠纷说起。
矛盾直击:空置房的“欠费单”,冤不冤?
西安这场供暖风波,正是由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民生困境引爆的。
其中一位当事人张律师2023年她购置了一套新房,因常年在外地工作,房子不仅没装修入住,钥匙都一直托管在物业公司。
可就在今年10月降温后,她回西安办理集中供暖手续时,西安热电供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却给出了一份让她难以接受的答复:2023年的基本热费及违约金合计930元,必须缴清才能开通供暖。
张律师当即翻查了所有购房及物业文件,发现自己从未与供热公司签订过任何协议,她至今困惑不已,连屋里的暖气片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这笔费用到底从何而来?
与张律师的“无服务收费”相比,市民小王的遭遇更显无奈,堪称“付费却未享服务”的典型。
![]()
小王居住在西安城西的一个老小区,每年11月供暖季来临前,他都会按时将1900多元的供热费存入指定账户。
即便如此,他家的室温却常年徘徊在16℃左右,暖气片也只有中午能摸到一丝温度,孩子写作业时不得不裹着加绒睡衣,双脚依旧冻得冰凉。
多次向供热部门投诉无果后,小王咬牙花2万多元安装了家用壁挂炉,打算彻底停掉集中供暖,可到供热公司办理停供手续时,又被泼了一盆冷水,停供可以,但每年30%的空置费必须缴,算下来差不多600元。
小王将自己的经历拍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没想到瞬间引发集体共鸣,系列视频累计收获超150万次点赞,评论区里满是有着相似困扰的网友留言。
收费与服务的双重失衡,才是争议核心
![]()
这两起看似独立的纠纷,实则共同指向了西安供暖服务中的核心矛盾,张律师的处境,其本质是“服务未提供,费用先产生”的逻辑悖论。
集中供暖虽带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但究其根本仍是一种服务交易,“谁受益、谁付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而供热公司仅凭“房屋位于供暖区域内”这一理由,就向未入住、未签约的业主强制收费,这种做法难免让人质疑是利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转嫁成本。
也正因如此,张律师才决定收集相关证据,将西安热电供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她想要的并非简单的费用减免,而是一份清晰透明的收费依据。
![]()
小王的经历则更能反映普通市民的痛点,“钱足额交了,该有的温暖却没到位”。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我国集中供暖的室内温度标准为18℃±2℃,16℃已明显低于合格线。
令人费解的是,当服务未达标准时,供热公司并未承担相应责任;可当业主不堪其扰想要停供时,却被30%的空置费牢牢绑定。
这种“缴费无保障、停供有门槛”的双重失衡,正是此次供暖争议持续发酵的根源所在,也戳中了民众对消费公平的敏感神经。
他山之石:同样是北方城市,为何别人能“不用不花钱”?
![]()
让西安市民感到不公的是,“空置费”并非北方供暖城市的统一标配,不少同处严寒地区的城市,早已给出了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比如沈阳,早在2021年就通过政策调整明确取消了供暖空置费,大连虽未完全取消,但对停供房屋仅收取50至100元的管道维护费,远低于西安30%的收费比例。
济南、石家庄、郑州等省会城市也纷纷跟进,基本实现了“不用暖气就不产生费用”的管理模式。
这些城市的做法并非“亏本运营”,而是精准抓住了供暖收费的核心逻辑:空置费的设立初衷,本是为了分摊空置房因热传导产生的能量损耗,但这一收费模式必须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供热服务达标,二是收费比例经过业主协商认可。
不可否认,邻居家的暖气确实可能通过墙体传导至空置房,产生一定的热损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一刀切30%”的方式强制分摊成本,尤其在全款缴费用户都无法享受达标服务的情况下,再向空置房业主索要费用,显然缺乏合理依据。
供暖的“温度”,藏在收费与服务的公平里
面对争议,供热公司常以“热具有传导性”为由辩解,这个说法本身并无问题,但合理的诉求需要匹配合理的解决方案,强制收费显然不是最优解。
比如推广安装热计量表,通过精准计量空置房实际产生的热损耗来核算费用,远比“一刀切30%”更具说服力。
![]()
再比如建立多方协商机制,让业主代表、物业公司与供热企业共同参与收费标准制定,同时公开成本明细,消除民众对“乱收费”的疑虑。
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服务质量与收费挂钩”的约束机制,如果全款缴费用户的室内温度未达标,供热公司应按差额比例退还费用或抵扣下一年度热费,而不是收完钱就“万事大吉”。
回到“没住人的房子,凭啥掏这笔钱”的核心疑问,老百姓的诉求其实格外朴素:交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屋里的每一度温暖都实实在在。
这场关于30%空置费的争议,表面是费用纠纷,本质上是民众对供暖服务公平性的渴求,也是对“公共服务应以人为本”的期盼。
目前张律师的案件已被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受理,承办法官表示将重点审查“未通知即收费”的合法性。
![]()
小王也在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热监督处的介入下,拿到了2023-2024供暖季的800元退费,同时办理了停供手续,供热公司暂未再提及空置费。
这些进展让不少有相似困扰的市民看到了希望,近期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咨询供暖问题的来电中,关于空置费的咨询量已下降30%,这从侧面反映出问题解决的积极趋势。
供暖的“温度”,从来都不只是暖气片的温度,更包括服务的温度。
当收费标准跟着实际损耗走,当服务质量跟着缴费金额走,当企业责任跟着法规要求走,暖气带来的就不仅是身体上的暖意,更有民众对公共服务的信任感,而这份“心里的踏实”,才是寒冬里最动人的“温度”,也是西安供暖争议最该找到的答案。
![]()
随着2024-2025年供暖季的临近,我们期待西安能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优化供暖政策,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寒冬里享受到公平、温暖的服务。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西安市民吐槽暖气不热,供暖收费高、强制缴纳基础热费引不满
信息来源:华商网——集中供暖第三天 西安这些小区仍遇“冷”
![]()
信息来源:京报网——市民家中不能低于18℃!今日零时北京全市达标供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