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乙巳年 十月初一
寒衣节
宜祭祀|忌心伤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祭拜祖先的重要节日,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智慧,它巧妙地构建起生者与逝者、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然而,在快节奏现代生活的浪潮下,许多年轻人对这一节日已然陌生,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铭记。
![]()
寒衣节的起源,与自然节律和人们对祖先的关爱紧密相连。每年农历十月,秋风渐凉,寒意初显。人们自身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添衣保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担忧起冥间的祖先灵魂是否会缺衣少穿。于是,在祭祀时,除了准备食物、香烛、纸钱等常规供物,还会特意“送寒衣”。这一充满温情的举动,不仅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牵挂,更反映出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孝是根本,是连接家族血脉、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寒衣节,正是这种孝亲文化的生动实践,它让人们在特定的时刻,停下匆忙的脚步,回首过往,缅怀先人,传承家族的记忆与精神。
![]()
所谓寒衣节,是因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送寒衣"。现代人大多选择在十字路口,原因是因为十字路口通四方,东南西北路享通,过世的亡灵可以顺利领取纸钱等。
另外寒衣节这一天还有为死者祭扫坟墓习俗,一方面是生者对其表达的一种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中华民族特别注重自己的祖先,所以对墓祭十分看重。家人都要到先祖的坟上去祭奠一下,或者烧几炷香,或者在坟上添一些土,清除杂草,还要拢坟,添上坟头,上压纸钱,剪纸为衣在坟前焚化。
![]()
此外寒衣必须在十月初一起三天内送,一定要用纸做的寒衣才能送到,不能用过于鲜艳花布料,要和现代流行的衣服区分开,禁止有羽绒服、西装之类的真衣服。无论拜墓时还是单独烧纸时都要呼叫他的名字,向他问候。
无论是在坟前还是晚上十字路口,都跟烧纸钱过程一样,带着烧纸、酒和寒衣,到了坟前先烧纸送寒衣,再倒酒撒地,最后磕头祭拜。
内容说明: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