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昨天,杨浦区“文明集结号”微宣讲展播首发上线,掀起一股“文明旋风”。今天发布的第二集短片将聚焦“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行动,展示杨浦区各级文明单位在“学思想 见行动”中的生动作为。
“薪火相传护成长,银龄闪耀育新苗。”上海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杨浦江湾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讲好红色故事,扛起“薪火相传”的历史担当,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他们的案例在文明单位“学思想 见行动”杨浦区案例征集评选中荣获“最佳样本”称号,体现出军休干部们聚焦立德树人、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成果。
中心宣讲员刘芸介绍说,中心持续聚焦革命老区青少年群体,强化关爱帮扶工作,例如与广西凤山县红军小学结对,邀请师生代表来中心与军休干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启一场特殊的“红色人文之旅”。在“戎光接力新苗壮 薪火相传照未来”书信交流会中,军休干部与红军小学学生的书画作品、书信内容制作成读书卡,已在部队、社区、学校巡展10余次,反响热烈。中心还以创建促发展,推动“党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基层需求,组建军休干部宣讲队、文艺队、医疗队,走进校区、社区、营区、乡村,讲述军旅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其中,已在杨浦区的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建立了四个“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基地,结合“开学第一课”、建军节等节点,常态化组织红色宣讲队进校园宣讲活动。今年,军休干部先后走进长白新村街道、四平路街道、黄兴小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社区开展宣讲共计8次,赴爱心暑托班开展4次宣讲,传递军休之声,厚植家国情怀。
杨浦区拥有“四个百年”的深厚积淀,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又彰显人民城市建设之路。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是上海首个聚焦沪东地区工运先驱革命史、民族工业发展史、劳模先进奋斗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员吴舒凡介绍说,为深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沪东工人文化宫推出特色思政课主题活动,用红色资源赋能教育资源,创新宣传教育手段,积极探索馆、校、家联动新模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吴舒凡说,在“春日追忆百年工运 清明缅怀英烈先驱”思政课主题活动上,上海市二十五中学的师生和上海电力大学的部分学生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了解沪东百年工运历程。在参观“永生——王孝和生平展”时,学生代表诵读了王孝和烈士遗书,从中感受到王孝和烈士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活动拓宽了大思政课途径,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将思政教育从理论学习延伸到实地体验,更好地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原标题:《“文明集结号”第二站:看看他们如何开展“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行动》
栏目编辑:顾莹颖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