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防城港中心)党支部联合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六监督帮扶组临时党支部,日前组织开展“追寻侨批印记护绿铸魂,深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在文化传承与理论学习中凝聚民族团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
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可以说,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来到建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兴广东会所旧址的东兴侨批馆,在东兴侨批汇路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林惠江的带领下,详细解读了馆陈展品。东兴汇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以东兴为枢纽的特殊侨批运输通道,1942年春至1945年秋,一批又一批“送批人”冒着生命危险,从越南芒街过境,以东兴为枢纽,将来自东南亚的侨批转运往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不但为逾百万国内侨眷送去家人消息和经济来源,也运送了大量对华友好国家和海外爱国侨胞援助的抗战物资。
参观结束后,全体人员集中观看了《归侨》专题视频。视频中归侨群体扎根边疆、与当地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家园的奋斗场景,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在场人员。侨批是镌刻着家国情怀的“红色记忆”,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让在场人员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强化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思想共识。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体党员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侨批馆前久久回荡,既是对入党初心的深刻叩问,也是对践行生态环保使命的郑重承诺。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感悟侨批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把活动中激发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实际行动,为守护好防城港的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自2023年以来,防城港中心将生态环境监测深度融入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民族团结大局,培育民族团结“石榴果”,深化推动“党建+”工作机制,从“宣传+监测”两条线强化落实。中心创新开展了“民族韵守护青山翠”“红领巾守护生态绿”“家门口读懂监测绿”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每年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村镇、学校、社区、机关,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生态文明理念,促进民族团结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
中心还发挥技术优势,持续推动与少数民族聚集区十万山瑶族乡垌平村、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京族同胞聚居地)结对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在垌平村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点”“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溪水鱼养殖基地水质监测点”,按照乡政府、村委委托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溪水鱼养殖基地水质监测,将监测数据“真准全”转化为民生“幸福账”,实现“喝上安全水、养好生态鱼、走上致富路”的精准帮扶目标。在万尾村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共建金滩海水浴场水质监测点”,在6月至9月的旅游旺季,每周两次到金滩海滨浴场进行水质监测,让“清澈海水、幸福沙滩”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