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走进中卫市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来自全国的20多位媒体达人齐聚于此,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与中宁特色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沙滩村文化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鼓点,村民们身着特色服饰表演国家级非遗黄羊钱鞭,清脆的铜钱声与灵动的舞步相得益彰。“太有感染力了!鞭子甩起来时铜钱碰撞的声音特别有节奏感,跟着村民们学跳的时候,我能真切感受到这份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来自西藏的媒体达人拉琼一边跟着练习甩动黄羊钱鞭,一边兴奋地说道,钱鞭甩动间,已然体会到这门非遗技艺背后承载的民俗风情与民族智慧。
![]()
参观张子华生平纪事馆
走进村内的麻编非遗研学工坊,经纬交织的麻线在村民手中变幻成精美的杯垫、手提包等工艺品。媒体达人们纷纷落座体验,在村民手把手指导下穿线、编织。“看似简单的编织动作,实则藏着不少技巧,亲手做出小物件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也更懂得了非遗传承的不易。”广西百色百香一号传媒周祖荣拿着自己的麻编作品感慨道,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
沙滩村是革命先驱张子华的故乡,建有张子华生平纪事馆。自2023年开馆以来,共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20余家、14000余人。与之毗邻的红色剧社总面积200平方米,在这里可以观看红色电影、聆听金牌党课,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
网络达人体验宁夏非遗麻编
近年来,沙滩村秉持“顶层设计+问计于民”理念,按照“一馆一廊一中心”建设思路,在保留乡土风貌基础上统筹实施组织能力提升、红色资源开发等“五项行动”。张子华生平纪事馆、红色文化长廊、非遗工坊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与非遗文化,沙滩村走出一条“文化赋能民族团结”之路。通过打造隋唐秧歌、陶艺、麻编等非遗研学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还原历史场景,推动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接连举办“亲亲枸杞 浪浪恩和”乡村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等活动,吸引10万余名各族群众观光打卡。
![]()
村民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羊钱鞭
沙滩村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盘活闲置资源推进土地整村运营,规划建设冷凉蔬菜产业园,通过“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集种质繁育、加工销售、田园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一链撬五金”发展格局。目前,产业园已带动11万余名各族群众就业,人均薪金增收3000元。(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萌 王强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