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彭博社今年早些时候的一篇长文,很多人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在中国庞大的期货市场里,有一位长期隐居海外、几乎从不公开露面的亿万富翁交易员,静悄悄地靠一笔黄金多头赚走了足足15亿美元。而且在黄金大赚之后,他又换了个方向,在铜市场上押下了接近10亿美元的重注,如今更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里规模最大的铜多头。
![]()
这位富豪叫边锡明。
名字不算响亮,但战绩让人不可能忽视。
边锡明今年61岁,浙江诸暨人,早年靠做塑料管材起家。1990年代中期,他抓住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建设的浪潮,创办了中财管道,在塑料建材行业赚下“第一桶金”。之后,他的事业扩展到化工、地产、酒店、金融、农业等多个领域。2003年,他收购中财期货,从此跨进了专业交易的世界。
但更有意思的是,他本人极度低调,甚至可以说有点“神隐”。十多年前他搬到直布罗陀生活,喜欢那里气候温和、也靠近欧洲金融市场。他很少回国,大多通过视频会议管理国内的团队。你在媒体、活动、论坛里几乎看不到他,但他在中国期货圈里的地位,却一直被形容为“神秘又强大”。
过去两年,他之所以突然进入公众视野,就是因为他在黄金市场的那一记“神来之笔”。
2022年中,他判断全球会出现去美元化趋势,而且通胀风险愈发难以忽视,于是通过中财期货和自有资金大举买入中国黄金期货。当时很多人还在观望,但边锡明早已稳稳进场。
结果怎么了?黄金在2023—2024年迎来破纪录上涨。他的仓位就在这波大行情里狂飙,据彭博估算,这一笔就让他净赚15亿美元。他的团队在某些月份甚至坐拥高达500亿元人民币的总多头仓位,一个月盈利超过了30亿元。
更离谱的是,他赚到这种程度,几乎一句话都没对外说过。
当市场还沉浸在黄金神话里时,边锡明悄悄把仓位从黄金撤离,火力转向了铜。
这一次,他押注的是中国经济韧性、高科技产业升级、电动车、电网改造、能源转型……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一种金属用量的激增:铜。
![]()
于是从 2024年起,他一路加仓,越动荡反而越坚定。到今年5月中旬,他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多头仓位已经接近9万吨,是市场里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多头”。整个部位规模接近10亿美元。
业内专家形容他的布局是“极其罕见、带强烈逻辑的长期头寸”。在贸易战、关税不确定性、全球衰退预期不断升温时,不少投资者选择减少风险敞口,而边锡明却反其道而行,不仅没有撤退,反而继续买入。
结果他又赚了,眼下浮盈约2亿美元。
更巧的是,4月那波因铜关税引发的暴跌,刚好砸在中国市场休市的那几天,他的上海仓位成功躲过跳水行情。等市场重新开盘,价格已经反弹了。
运气?也许。但在连续几年大行情里屡屡踩对节奏的人,运气往往不是全部答案。
如果说交易风格决定命运,那边锡明的风格就是:长期、坚定、少废话、不摇摆。
他不做那种几天几周就来回折腾的短线,他的逻辑是研究宏观、研究产业周期、研究全球资本流动,再重仓压上去。很像西方对冲基金经理,而不是国内常见的投机玩法。
他偶尔会在网上写点投资心得,被粉丝称作“中国的巴菲特式写作”。他喜欢讲“心法”,比如:
“优秀的投资者必须放下自我。”
“选择目标看趋势,推进项目看时机,维护项目看成本。”
“先有我,再忘我,间或无我。”
“市场没有计划让某个人一夜暴富。”
“投资本质是生存游戏。”
你听着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宗师语录,但在市场上,这些话很多人越读越“后劲十足”。
![]()
虽然这两年的战绩耀眼,边锡明并非永远无往不利。他在股票和部分地方债投资上也吃过亏。他自己就写过:“到处都是陷阱。机会里有陷阱,陷阱里也有机会。”
他看起来像个彻底理性的交易员,但实际上,他的成功来源,是几十年跨行业经营以及深厚的宏观理解。业内人说他懂商品、懂金融、懂政策,也懂企业运营,这让他的交易决策看起来不像纯投机,而更像长期对冲基金的布局。
如今,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也越来越复杂,边锡明这样的人物,恰好站在浪潮的正中。
他不是最大声的那一个,但经常是最安静、最重量级的那一个。
今天,当人们还在讨论黄金是不是高位、铜是否见顶、贸易争端会不会再翻转、新周期是不是要开始时,边锡明依然按自己的节奏,在直布罗陀远程指挥着上海的仓位。
他从不声张,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抓住大行情。他从不急躁,却总能在别人迷茫的时候看到趋势。他不喜欢曝光,却一次又一次在期货市场里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足迹。
边锡明,这位低调、孤独、但影响力巨大的期货大佬。
至于他接下来会不会创造新的神话?
市场已经在盯着他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