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
自从上周五市场调整以来,市场持续的走弱,在昨天指数企稳,但是个股依然走弱,面对这样的市场走势,市场几乎没有操作空间,赚钱效应也同样很弱!
对于当下市场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无论短期内市场如何震,市场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依然是慢牛行情,整体趋势向上,4000点不是终点,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个点而已!
但是,即使市场趋势向上,由于我们是结构化行情,市场会出现分化,很容易出现行业或者个股跑不赢大盘,甚至不动的情况。那么,此时我们的资产配置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说配置建议之前,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1,今年发行1378只创近三年新高,近六成为指数产品!
2025年截至11月17日,全市场新发公募基金1378只,创近三年新高,终止连续三年发行下滑趋势,平均认购时间缩短至16.31天(较2024年缩短超6天)!
结构上呈现“权益主导、指数领跑”特征,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发行999只,占比72.5%,其中股票型基金762只(96.59%为指数型),全市场指数型基金共813只(占比59%),被动指数型基金达646只(占新基46.88%),同时债基发行250只(较2024年萎缩)、FOF发行72只(较2024年翻倍)。
![]()
现在发行的产品就已经开始对标指数了,所谓的指数型基金就是跟踪特定的指数,比如大盘、创业板、沪深300等等,这种基金通常不需要过多的研究个股,按照指数的组成进行配置就可以了!
指数型产品的高占比(近六成),反映出投资者对低成本、高透明工具的偏好升级,以及市场有效性提升下主动策略阿尔法空间收窄的现实,这与成熟市场“被动化”趋势接轨
2,我们再来看看今年以来指数的表现,截止昨天收盘,上证指数收涨17.75%,深证指数收涨25.59%,创业板指数收涨43.67%,这个表现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
自从进入9月份以来,市场维持横盘震荡,很多个股的跌幅相对比较明显,但是上证指数依然上涨了2.30%,深证指数上涨了3.02%,创业板上涨了6.46%!
![]()
从今年以来指数的涨幅以及近两个多月以来的指数表现,不仅不差反而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可以跑赢绝大多数投资者,特别是在近期的表现!
通过这两方面的数据表现来看,其实市场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偏向于指数了,这也是未来市场投资的趋势,而作为普通投资者,在选股方面本身就不具备优势,与其在牛市中,每天盯盘选股做差价,不妨将部分仓位直接跟踪宽基指数,这样不仅不会错过大的行情,也不担心市场调整时的大幅回撤!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关注几则市场消息!
证监会发声,事关ESG,这一数据大幅提升!
证监会在相关交流会上表示,当前A股上市公司ESG发展成效显著:截至上周末,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中36.8%的企业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家数占比从去年底7.2%跃升至14%,领先评级公司数量从“十三五”末2家增至54家;2024年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占比34.7%(较“十三五”末提升近9倍),99.3%披露量化指标,65.9%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提升)。
同时,证监会已构建以交易所指引为底线、编制指南为参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衔接国际规则,且截至10月底中证、国证可持续指数产品规模达1250亿元(较2020年底增两倍多),516家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市值9.43万亿元,境外机构持续加大相关投资。
![]()
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与披露的“量质双升”,是政策引导与企业实践共振的结果,既体现出我国可持续披露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也标志着上市公司从“被动披露”向“主动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证监会构建的差异化披露体系,既衔接国际规则保障外资认可度,又立足本土特色避免“水土不服”,为企业ESG实践提供了清晰框架;而领先评级公司数量翻倍、可持续投资规模增长等数据,进一步印证ESG已成为企业吸引资本、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优化ETF注册流程!两交易所跟进修改自律规则!
2025年11月,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全面取消ETF注册环节提交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的要求,沪深交易所同步修改自律规则。
其中跟踪成熟指数的ETF产品,基金管理人可直接向证监会申请注册,注册完成后再向交易所申请发售上市;针对创新要素产品、复杂产品等少数情形,交易所将启动产品开发评估机制,同时明确引导基金管理人避免跟风扎堆申报,遇大量集中申报时将结合交易所意见、管理人分类评价结果采取分批注册等措施。
此前1月证监会已印发相关行动方案,此次调整是公募基金改革深化的体现,截至11月17日全市场ETF规模达5.7万亿元、数量1363只,已成权益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
证监会取消ETF注册环节无异议函要求,是顺应ETF市场成熟化的精准改革,既通过简化流程降低基金公司负担、提升发行效率,释放市场创新活力,也契合当前ETF规模快速增长、行业运作能力提升的现实基础。
而针对创新产品的评估机制与防范扎堆申报的措施,又实现了“放管结合”,既保障创新产品稳健落地,又避免资源浪费与市场波动,体现出监管“效率与风险并重”的导向。
长远来看,这一调整将进一步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助力ETF市场扩容与结构优化,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
又一万亿级券商将诞生,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
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同步发布公告,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向两家券商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东兴与信达。
此次重组是“汇金系”继2月接收三家AMC股权后的重要金融资产整合动作,两家券商实控人仍为中央汇金、控股股东不变。
截至三季度末,三者总资产合计10095.83亿元、净资产1746.81亿元,合并后中金将跻身上市券商规模第四位(仅次于中信、国泰海通、华泰)。
业务上,中金的高端投行、跨境服务优势与东兴的区域财富管理(深耕福建)、信达的特殊资产投行(破产重整)及地方债承销能力形成互补,同时呼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培育一流投行”及新“国九条”政策导向。
![]()
此次“汇金系”内部券商整合,是国有金融资本从“分散管理”向“集中市场化运营”的关键实践,既通过规模叠加(万亿资产)强化了中金的头部地位,又依托业务互补完善了全链条服务能力,为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标杆案例。
从行业影响看,其顺应了监管层推动券商“做大做强”的导向,有助于减少同业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尤其为头部券商对标国际一流投行奠定基础。
市场走势分析!
近期市场的调整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金持续呈现净流入的状态,在本周过去三个交易日中,无论是股票ETF还是融资,均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资金的流入代表着市场的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市场持续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而从技术面来看,昨天虽然整体表现相对较弱,但是成交量也出现明显的缩减,市场整体成交量仅为1.7万亿左右,上一次出现这个成交量还是在10月21日,随后市场迎来向上突破,已经可以理解为地量见地价了!
![]()
综上所述,对于今天来说,市场有望开始向上突破,指数以及个股同时走强!
而无论短期呢市场如何震荡,中长期趋势保持不变,依然是慢牛行情,我们调整好自己的资产配置之后,继续耐心持股,等待机会的到来!
![]()
“点赞+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