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万物逐渐被冬日的寒冷覆盖,这里弥漫的不是凛冽寒风,而是洋溢着太邑乌栖村民白芸豆入仓的喜悦。
![]()
在乌栖海拔2300米的田间地头,白芸豆藤蔓爬满木架。一大早,村民已在田间穿梭忙碌。
![]()
![]()
粗糙的手掌在豆秆间灵活一捋,饱满的豆荚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接连坠入篮中,响起沉实的声音,片刻间就收获满满一筐。这是以前的乌栖村不曾有过的景象。
![]()
![]()
乌栖村民 李玉亮
我们的山原来是荒着的,政府教我们种白芸豆,收成相当好,明年我准备多种一点。
乌栖地处高寒山区,传统农作物广种薄收。今年,太邑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入白芸豆种植,还邀请了农技专家“送技到田”。
![]()
经过科学播种、覆膜,全村的白芸豆种植面积达103亩,平均亩产360斤,相比传统农作物,产值翻了一番多。白芸豆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铂金豆”。
村民 李如军
按目前的价格,我种的这30多亩比往年收入翻了一番。现在进入采摘期,很快就可以销售。我们明年要继续种植,亩产有望达到500斤左右。
![]()
![]()
![]()
![]()
![]()
新豆收回家,农院成为天然晾晒场,密密麻麻的豆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照映着村民增收的笑容。
![]()
屋檐下,堆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白芸豆轮廓清晰可见,农家小院俨然成了丰饶的粮仓。
![]()
![]()
乌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绍飞
我们将和州农科院一起推广、种植300亩的“芸豆3号”,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一条好路子。
![]()
从芒种到初冬,乌栖村白芸豆的丰收图景,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走出了高寒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
记者:郭鹏昌 吴志 李婷婷
编辑:陈琳玲
值周:胡亚玲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
第三章 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八条苍山保护管理范围实行分区管控,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具体范围按照依法批准的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进行划定。
第十九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