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加油站看着跳动的数字时,或许不知道有双看不见的手正通过电脑程序悄悄修改计量数据。央视最新调查揭开了部分加油站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系统性作弊的黑幕,这些"电子扒手"通过软硬件联动作弊,既偷油又偷税,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
双机并行的"障眼法"
执法人员在突击检查中发现,涉事加油站竟配备两套并行的管理系统。表面上前台电脑显示着正常加油数据,而在隐蔽房间内,另一台电脑运行着名为"贝林油站管理系统"的作弊软件。这套系统通过有线连接直接操控加油机主板,经营者只需输入2-20之间的任意数值,就能实现每100升油少给2-20升的偷油操作。
![]()
更隐蔽的是系统能同步篡改前台显示数据。当消费者看到加油机显示"加注50升"时,实际出油量可能仅有45升。现场计量检测显示,部分加油枪误差值高达1.23%,超出国家规定±0.3%标准的4倍多。这意味着加满60升油箱,车主可能被偷走0.7升油,按当前油价计算相当于每次损失5-6元。
破解防作弊系统的三重手段
按照国家《燃油加油机检定规程》,正规加油机应具备"自锁功能"——当计量参数被非法修改时自动锁死。但涉事加油站通过三种手段突破了这道防线:私自更换计量芯片使防作弊系统失效;加装中转设备在数据传输环节篡改信号;最典型的是通过作弊软件直接覆盖原始程序,使自锁功能形同虚设。
![]()
专业技术人员演示了作弊流程:在隐藏电脑输入参数"5"后,加油机立即进入作弊模式。此时防作弊系统仍显示"正常运行",但计量测试仪已捕捉到5%的负偏差。这种"电子魔术"不仅规避常规检查,还能通过快捷键一键复位规避突袭抽查。
偷油逃税的"一条龙"犯罪
调查发现部分作弊软件兼具逃税功能。通过修改税控主板数据,加油站可以只记录80%的实际交易额。以日均销售10吨汽油的站点为例,每年可偷逃增值税超百万元。执法人员在某加油站查获的加密账目显示,7月份实际销售额850万元,而报税销售额仅77万元,差额达773万元。
这种"双偷"模式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警方破获的"乐油"作弊软件案中,开发公司勾结加油机制造厂家,在计量系统预留后门方便作弊,并向全国多个省市销售了360多套作弊系统。软件还保持高频更新以对抗监管破译。
![]()
智慧监管构筑防火墙
面对作弊手段的科技化升级,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已开展两次全国性精准打击行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智慧监管系统,对加油站经营数据实施动态监测。专家提醒消费者,若发现加油后续航里程异常缩短、油表指针异常跳动等情况,可保留票据向12315平台举报。
技术进步本该服务民生,但某些经营者却将其异化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随着监管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隐藏在加油机里的"电子扒手"终将无处遁形。消费者在加油时也需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