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9日,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通过官方声明宣布,暂停2025年9月30日起对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解除企业全球运营冻结、恢复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董事职务,将企业控制权归还母公司中国闻泰科技。这一举措被国际舆论视为中荷半导体领域博弈的重要缓和信号。此次风波的导火索是荷兰政府援引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管控。据悉,美方此前通过穿透性规则等政策持续向荷方施压,而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基础型芯片龙头企业,其在中资控股后的快速发展引发荷兰本土产业担忧,多重因素促成了此次干预行动。管控措施实施后,安世半导体中国东莞工厂因缺晶圆陷入上四休三的困境,约70%封测产能受限,全球汽车电子供应链随之震荡。面对荷方单边行动,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中国相关企业援引合同条款,要求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回购约1000台涉限设备,总金额预估达5000亿人民币,同时警告若对方违约将不再承认其在华专用权。商务部多次发声谴责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违背市场契约精神。行业分析指出,荷方立场转变背后是多重压力叠加。一方面,欧洲车企因芯片短缺持续施压荷兰政府,另一方面ASML 2023年对华营收占比高达29%,其全球业务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与稀土等关键原料供应。卡雷曼斯在声明中强调,此次暂停干预是基于产业链稳定的建设性决策,未来将与中方保持经贸磋商。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事件凸显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深入绑定。作为中资跨国并购的标杆案例,其稳定运营关乎中荷及全球产业链利益。此次荷兰调整政策,为调解科技领域经贸分歧提供了契机,但地缘政治对产业的影响仍存不确定性。截至发稿,闻泰科技尚未发布官方回应,安世半导体全球产能恢复进度仍待观察。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荷双方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回归市场规则与契约精神,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