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心的读者和游客发现,南充市西充县图书馆多了一个新展区,泛黄的手抄剧本、线装的川剧曲谱透着年代感。
“这是西充县川剧艺人李永葆的川剧作品,共有280余册,是81岁的李老爷子前不久捐赠给图书馆的。”西充县图书馆馆长冯春介绍,这280余册川剧文献,凝聚着老爷子毕生心血,目前正式“落户”县图书馆。秋假期间,吸引很多孩子来翻阅。
“你看这川北,西充最是戏窝子。”图书馆还举行了创作分享会,李永葆指尖划过一册油印本的《凤冠梦》,皱纹里漾着笑意。退休前,他是县川剧团的台柱子;卸了妆,他成了川剧的“守宝人”。从艺60余年,抄录剧本,他的钢笔写秃了几十支;收集的《传统剧目汇编》,按年份码得整整齐齐。
“高昆胡弹灯,一折一生活;生旦净末丑,一角一人间。”分享会上,戏迷代表念起这句戏文,引得满堂共鸣。李永葆创作的《红云岩》曾在川北巡演百场,红军战士的故事让观众泪湿衣襟;他编排的川剧小品《密电码》,把方言趣味糅进剧情,至今仍是乡村戏台的保留节目。
“这些不是我的私藏,是我从事半个世纪梨园工作的‘宝’,希望更多人传承下去。”接过收藏证书,老人激动地说,“能让年轻人多看看,我这老骨头就没白忙活。”
文献展览区里,青少年们围着一本手绘脸谱册驻足。“这是‘净角’的勾脸技法,红为忠,白为奸。”冯春当起讲解员,“我们会设专架、办展览,让这些文献活起来。”
廖桂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