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流感季一到,发烧、咳嗽、全身酸痛的人就明显多了。今年甲型流感来势汹汹,不少人刚出现症状就赶紧吃上了奥司他韦。
![]()
可问题来了:药是吃了,病情也缓解了,可为什么有人却在吃完药后反而出现了新的异常?难道药物也有“后劲”?钟南山院士曾多次提醒,抗病毒药不是“吃完就万事大吉”,6个隐患,得特别留心。
1.吃药太晚:错过高效窗口期
奥司他韦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但前提是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服用。超过这个时间点,病毒已经在体内大面积繁殖,药效自然就大打折扣。
![]()
很多人等到高烧不退才想起吃药,结果不但没缓解,反而加重了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这并不是药的问题,而是时机的问题。钟南山院士曾在采访中提到,流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识别、早诊断、早用药”。
2.胃肠道反应:并非“过敏”,是正常副作用
吃完奥司他韦后,有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怀疑是不是自己对药物过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不属于真正的过敏反应。
![]()
尤其是空腹服药时,更容易刺激胃部。建议和食物一起服用,比如吃点粥或面包,可以降低刺激感。如果症状较轻,通常不需要停药,坚持几天会自行缓解。但若出现严重腹痛或黑色便,就必须尽快就医。
3.精神神经症状:青少年需特别留意
有些青少年在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了幻觉、言语混乱、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这在日本等国家的研究中被多次提及。虽然发生比例不高,但仍需警惕。
![]()
钟南山院士指出,这类反应可能与个体的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尤其是患病期间本身就发热、身体虚弱,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比如突然情绪波动、说梦话、夜间惊醒等,不能一味归因于“发烧烧糊涂了”。
4.擅自停药或超量:两种极端都危险
有些人吃了两天药,觉得身体好些了,就擅自停药;也有人急着快点好,反而超剂量服用。两种做法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
奥司他韦的疗程通常是5天,不能随便缩短或延长。提前停药可能导致病毒二次反弹,症状反复发作;而超量则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甚至损伤肝肾功能。有人在感冒期间出现尿液变深或轻微黄疸,其实和乱吃药有关。
5.忽视并发症:以为退烧就等于痊愈
不少人吃了药、退了烧,就以为病好了,继续上班、熬夜、吃辛辣,结果几天后反复发作,甚至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
流感病毒对身体的破坏不只是发烧咳嗽这么简单,它可能让你的免疫系统“短暂失控”,给其他细菌可乘之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药物控制住病毒不等于就能完全恢复,后续护理更关键。
这时候,别急着“满血复活”,多休息、多喝水、少吃油腻,多吃点橙子、柚子这类富含维C的水果,有助于身体恢复。症状缓解后再观察2~3天,身体完全没异样再恢复日常节奏。
![]()
6.与其他药物冲突:并非所有药都能一起吃
不少人感冒时会同时吃好几种药:退烧药、止咳药、甚至再加点抗生素。可你知道吗?奥司他韦和部分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副作用。
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一起吃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而和某些中药如柴胡类药物合用,可能导致药效不稳定。如果正在服用慢性病药物,如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也要提前咨询医生,确保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
尤其是老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弱,如果出现突然头晕乏力、胃口变差,可能不是流感本身,而是药物“打架”了。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钟南山.流感防控中的早诊早治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4):289-292.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奥司他韦说明书(修订版)[EB/OL].(2024-01-15) [3]李志宏,刘维红.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2):112-1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