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反嘴鹬是一种水鸟,因其独特的嘴型和黑白分明的羽毛而被称为“黑白精灵”。游隼则是一种中型猛禽,是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11月18日下午,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胡文翔,在庐江县黄陂湖记录到反嘴鹬集群飞翔,躲避游隼抓捕的精彩画面。
11月18日下午1点半,胡文翔前往庐江黄陂湖,当天万里晴空,适宜观鸟。大约下午3点,胡文翔在用望远镜观察湖面水鸟时,发现有一群反嘴鹬突然集群飞起,抬高望远镜发现有一只游隼正盘旋在它们上空。不一会,胡文翔看到这只游隼飞向这群反嘴鹬,于是放下望远镜,拿起相机录下这段精彩片段。“最后游隼翻车了,没抓到反嘴鹬。”11月18日晚,胡文翔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
![]()
反嘴鹬集群飞翔,躲避游隼抓捕。
11月18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获得了胡文翔拍摄的这段长44秒的珍贵视频。视频中,一群反嘴鹬正飞翔在黄陂湖湖面上躲避游隼,一只游隼数次冲入反嘴鹬群中猎捕,如此数个回合,但最终游隼都没能猎捕到反嘴鹬。
11月19日,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巢湖生物资源鸟类调查组专家虞磊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游隼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隼科隼属的中型猛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鸟种之一。虞磊介绍,在自然界中,游隼几乎没有天敌,主要捕食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反嘴鹬是反嘴鹬科反嘴鹬属鸟类,系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反嘴鹬主要栖息于湖泊、水塘、沼泽地带,也见于海边水塘和盐碱沼泽地,以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为食。
鸟类集群躲避天敌有什么优势?为何最终游隼没能抓捕到反嘴鹬?虞磊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鸟类聚集通常由迁徙、觅食、繁殖、社交、防御天敌及环境因素共同驱动,摄影师胡文翔此次在黄陂湖记录到的精彩画面,体现了反嘴鹬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反嘴鹬聚集利于防御天敌,而食物集中或栖息地限制也会促使鸟类聚集。许多水鸟,如反嘴鹬、燕鸥、信天翁等,在繁殖季聚集到岛屿或湿地,形成“鸟岛”或“繁殖群”,利用集体防御机制降低来自蛇、猛禽等天敌的威胁。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图为视频截图)
编辑 陶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