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的一个清晨,北京某学校的李老师(化名),在去往上课的路上,看见了一只受伤的鸟。
谁也没想到,这场校园意外的发现,最终因为一颗泥丸,以一个令人心碎的结局收场。
而且这只受伤鸟的真实身份非常不简单,这只鸟到底经历了什么,它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
从校园发现到遗憾离世的48小时
李老师在北京的一所学校里当老师,就在一天早上去上课班级的路上,在校园的草坪上看见了一个棕红色的身影。
李老师本以为这只是只普通的小麻雀,但是又觉得这个红棕色的身影很奇怪,它在那里一动不动,李老师心想,这只鸟是不是受伤了。
![]()
于是善良的李老师,就走到这只鸟周围查看情况,一看心都就揪起来了,这并不是普通的麻雀,它有着一个尖尖的喙和一双锐利的眼睛。
这分明就是只猛禽,可是它歪着脑袋站在地上,左腿向外撇着,胸口的羽毛乱糟糟的的粘在一起,连扇动翅膀的力气都没有。
而且这种鸟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应该是珍稀鸟类,受国家保护的品种,李老师也不敢耽误时间,立马就联系了当地的救助机构。
![]()
当天中午,救助中心的康复师就赶到学校,在看见鸟的瞬间就知道情况非常不妙。
胸口的绒羽硬邦邦的,明显就是伤口化脓把羽毛粘住了,康复师立刻给这只鸟做了初步的检查,左腿有轻微的骨折。
![]()
但真正的隐患藏在身体里,X光片的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只鸟的左胸里,竟然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圆形阴影,边缘很清晰,看起来像像颗钢珠。
本来以为是有人使用气枪射击了这只鸟,但是在康复师小心翼翼的清理伤口时,却从受伤的地方挖出了一些碎泥块。
![]()
原来那个看起来像“钢珠”的东西,竟然是一颗晒干变硬的泥丸。
泥丸表面上还带着尖锐的泥棱,深深镶嵌在鸟的胸肌里。
更糟糕的是,泥丸携带的细菌已经引发了严重的感染,伤口周围的肌肉都已经发黑了,炎症已经扩散到了呼吸系统。
![]()
救助团队连夜给这只鸟注射了抗生素、进行了手术,只要熬过这个晚上,就有存活的希望。
但是这只鸟在第二天的清晨停止了呼吸,后续解剖的时候发现,这颗泥丸距离心脏只差了1厘米,再偏一点就会当场丧命。
![]()
这只鸟是靠着惊人的毅力撑到被发现的。
康复师说他们这里每年都会接到,几十只被人类伤害的猛禽,弹弓是最常见的凶器。
这只被泥丸打到因此丧失生命的可怜小鸟,到底是什么?
![]()
这“小老鹰”是会“悬停”的捕鼠高手
原来这种鸟叫做红隼(sǔn)。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的第一眼,都会喊它“老鹰”,但其实它是隼科家族的“小个子”。
红隼体长30厘米,跟一只鸽子差不多大,别看它个头不大,作为猛禽的气场可是一点没少。
它可是有一个“空中悬停王”的外号,在楼顶或者田里常能看见它,翅膀一动不动,眼睛像“雷达”一样。
![]()
红隼的颜值也非常有辨识度,雄鸟的背部是砖红色的,尾巴会带着灰色的横纹,飞起来会有明显的白斑。
雌鸟则全身都是棕褐色的斑纹,隐蔽性更好。
![]()
可不要因为体型小看它们,红隼的主食可是老鼠、田鼠这类动物。
一只成年的红隼一天可以抓三到五只老鼠,算下来一年能消灭上千只害鼠,这可比农药环保的多,是有实力的“生态卫士”。
![]()
更特别的是,红隼是少数能和人类做“邻居”的猛禽,它们不自己筑巢,而是专挑其他鸟类丢弃下来的巢穴。
或者是在高楼的空调外机平台、烟囱甚至是广告牌缝隙中繁殖,简直就是鸟类中的“租房高手”。
也正因如此,在城市里经常能看见它们悬停捕猎的身影。
![]()
千万不要因为经常见到它们,而小看它们的身份,在2021年的时候红隼就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和小熊猫、黑熊是一个等级的。
这时候就有人好奇,既然能经常见到,为什么还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
这是因为红隼尽管适应能力很强,但是近几年的种群数量在一直下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红隼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它们只能在楼顶、公园寻找食物。
更危险的是玻璃幕墙——红隼的视觉无法识别玻璃反射的天空,高速飞行时经常撞上去,导致翅膀骨折、内脏出血。
![]()
还有就是人类为了保证田里的种植物,不受其他动物侵害,投放了农药,红隼捕食中毒的老鼠后,会跟着二次中毒。
再加上人为的伤害,这些“空中精灵”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难。
除了弹弓,还有人因为“好奇”、“好玩”,用石头去砸红隼的巢穴,或者是非法捕捉幼鸟当宠物。
![]()
红隼是“一夫一妻制”,如果雏鸟受伤,亲鸟会一直盘旋不去,很容易被人类再次伤害,红隼的繁殖率本就不高,人为干扰会让种群数量雪上加霜。
红隼不是“害鸟”,也不是“玩物”,它们是每年消灭上千只老鼠的“生态卫士”,是能在城市上空表演“悬停绝技”的“野性邻居”。
一颗泥丸夺走的不仅是一只鸟的生命,更是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当红隼数量减少,鼠患可能泛滥,最终影响的还是我们的生活。
![]()
结语
下次再在天空中看到那道悬停的红色身影时,不妨停下脚步静静观赏——那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生机,也是我们共同家园的希望。
或许我们每个人能做的不多,但只要记住不伤害、不打扰、及时帮,就是对这些“空中精灵”最好的守护。
![]()
别让某一天,我们只能在标本馆里,才能见到这些曾经自由翱翔的猛禽。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光明网 “一颗巨大弹珠嵌入胸腔”!北京一只红隼疑遭弹弓射杀,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5-04-1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