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舅
©作者 吕军平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是《关中古歌》中的经典唱词,现在依然成为陕西的文化符号。经常有这样的现象,遇到一个外省人,你只要说你是陕西人,他就立马能和你调侃的唱起这句词,以示亲近和对陕西文化的了解。
![]()
初听这句唱词,好像说的是大白话、废话,但仔细琢磨,总感觉其中蕴含着一些似明白、非明白的道理,你可以自由发挥的去想。这也许是人们喜欢这句话的缘由吧。作为一个“老陕”,我觉着这句唱词是在提醒人们认清本真,不要在利益诱惑面前迷失,说假话,办丑事,犯指鹿为马的错误,勇于坚持真理。同时,之所以拿舅来说事,是在社会生活中,对男孩子来说,舅是除了父亲之外,对娃成长影响较大的重要角色。我有三个舅,都事业有成,今天主要讲讲二舅对我的影响。
![]()
二舅生于1943年,活了83岁。他1962年从大荔中学毕业,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个妥妥的文化人。一生当过兵、教过书、任过乡镇干部。由于长期在老家的十里八乡公干,所以小时候见面不多,交流也少,给我只是高大严肃的干部印象。他的许多事主要是从短暂的相处和与母亲在拉家常中知悉的。
![]()
俗话说,外甥像舅,我也想成为像二舅那样的公家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能有一份公干不在田间劳作,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这不仅能解决经济上的窘迫和劳作上的苦累,而且也特有面子、受人尊敬。由于教过的学生多,后又在乡镇当干部,因此,二舅常被碰到的人尊称为“党老师”,那种尊敬让我感到,就像部队上下级遇到上级立马立正叫“首长好”一样。在那时,听着广播小说联播《人生》,骂着不知好歹的高加林,我懵懵懂懂的想,长大后能成为二舅那样的人就好了,这也许是我人生中最朦胧的前进动力吧。
![]()
二舅是一个孝子,是他为外婆养的老。外爷外婆共育有五个子女,除我妈和我姨妈两个女儿外,还有我大舅和三舅,大舅早年就分了家,三舅一直在外当兵,外爷早年因病去世,因此外婆养老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二舅的肩上,虽说其他子女也有养老的举动,但毕竟常年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小时候,寒暑假我常在二舅家“熬外家”,把外婆晚年的幸福生活视为“家家如此”,没有什么婆媳矛盾,表姐、表哥和两个表妹对外婆也很孝敬,在我的记忆里,外婆一直是一个从容慈祥的老人。
现在看来,这都离不开二舅平日里的孝言孝举和严格家教。二舅在年近八十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几年间,四个子女都一直精心看护照料,特别是后几年一直卧病在床,需要经常擦洗身子、端屎端尿和给褥疮消毒上药,孩子们始终都没有怨言、毫不嫌弃,让我心生敬意也深受教育。
![]()
二舅是一个朴实又忠诚的劳动者。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每当看到电视专题片里播放的新疆发展成就时,我就会想起二舅,想他从1963年3月起,在新疆服役的5年,虽然他没有给我讲过当兵时的故事,但我想应该和影视剧里那些人一样,为建设边疆斗风沙、住地窝子、喝泥巴水吧。在乡政府工作时,上初中的表哥和他住在同一间宿舍,说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对待工作很认真,从不拿公家和群众的一针一线。
![]()
最让我佩服的是二舅虽身为干部,但一到地里干活,就朴实的像个农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8月初在沙苑地打枣,无论是挥舞长杆站在树下打枣,还是攀爬到树上敲打下零星的枣子,无论是在地上铺帐子捡拾枣子,还是扛起收集的一袋袋枣子,他都娴熟而有力。
60岁退休后,他不像村里其他在外公干退休回村的人那样,穿着展挂的衣服,背着手在村里转来转去,志得意满的和路人时不时的打招呼,而是直接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割草喂牛、担水挑粪、整饬农活,一刻都闲不住。这使我常常自惭形秽,因为干有些农活我已经扑不下身子了。我想,这应该就是路遥先生说的,一个人把对生活的热爱,已变成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生活习惯了吧。
![]()
二舅富有才华却为人低调。二舅不但材料写得好,工作干得好,而且字也写的漂亮,特别是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甘肃工作的三舅也经常练习写毛笔字,我觉着写的挺好,但三舅对我说,要和二舅的比起来还差得远。三舅曾对我说,二舅退休后,他曾动员二舅到他所在的甘肃定西去“搞书法”,说以他的功底,一定会有发展,但被二舅婉拒了,说他离不开生活惯了的故土。
退休后,二舅每年春节前,都要赶“会”写“对子”,在挥毫泼墨中把祝福送到千百家。平时村里遇有红白喜事,主家都习惯叫他去写对子、记礼簿。他的墨宝,虽没有登堂入室价值不菲,却在乡亲们的生活中扎根生了花。

二舅是一名严格自律的好干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各项制度都还不健全,社会生活也开始活跃,许多乡镇干部,都利用各种机会,把子女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无论好坏,孩子都不用再在土地里“刨食”了。在二舅的葬礼上,他的一个学生对我说:“你舅一生啥都好,遗憾的是当年没有把一个娃“闹出去”。表哥说:“那时候乡政府临时工有电话员、收发员等,别人都说看他或表姐能去不,但都被你二舅以各种理由否决了,后来不知人家咋闹的,都成正式的了,现在想来,也不怨你二舅,因为那时,在你二舅眼里,公家的一点光都别想沾。”听到这里,在纪委工作的大哥便感慨说:“舅真正是毛主席时代的好干部”。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此时怀念二舅的忠孝、勤劳、才华和清正,既是对人生的思考,更是对他对我人生影响的感念。愿世间的每一个外甥,都能在“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唱腔中,传承“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作者简介】吕军平,渭南市临渭区人,中共党员,武警退役中校。长期在甘肃基层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热爱文学写作,曾在《人民武警报》《渭南文坛》刊发文稿数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