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宪宗景陵西南约3公里处的田野之中,曾经修建有气势恢宏的下宫,乃供奉帝王日常起居的场所。如今,这里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块保存完好的《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
![]()
2025年9月27日下午,在渭南市蒲城县西北郊,参观完时间博物馆以后,我顺着唐景陵神道南下。经过义龙村,向南约1.5公里,朝西拐进乡间小道,来到三合乡西南庄村。从东向西,穿过村庄,在村外西北角的道路边,竖立着这块巨大的石碑。
![]()
这里是唐景陵下宫遗址,也被称为“寝宫”。五代时期,后梁军阀温韬率领军队挖开景陵,盗取大量金银财宝,并且放火焚烧下宫。如今,在田野里依然可以看到残存的夯土层、红烧土块、残砖碎瓦等。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在这里重建唐宪宗庙,在庙内竖立《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主要讲述唐宪宗李纯平服藩镇、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石碑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额装饰六螭首,碑座为长方形趺,碑身收分,下大上小。高约4米,宽约1.5米,厚约0.5米。
![]()
![]()
在石碑背面刻着一段话:“渤海苏甫,江夏道一,同观唐陵,时崇宁年”。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渤海人苏甫和江夏人道一游览唐景陵,在这里留下“到此一游”的题记。
2010年4月,考古工作者对景陵下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唐代的长方形大殿基址和上方建造的宋代宪宗庙基址,出土大量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铜钱和瓷碗等日常生活用品。
当年,赵匡胤还重建昭陵唐太宗庙、泰陵唐玄宗庙、贞陵唐宣宗庙。现在,建筑均毁,石碑犹存,共同追忆着大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大中之治”四个兴盛时期。
![]()
![]()
点击下方,观看相关图文——
我是申威隆,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非优秀”毕业生,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申局”。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关中拍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