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美国食品监管最为严苛的领域之一,污染风险依然挥之不去。
三年前,美国曾深陷一场严重的婴儿配方奶粉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奶粉生产商之一,雅培(Abbott)因两名婴儿在食用其产品后死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感染(这种细菌可能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被迫发布了全国范围的召回令。雅培占据了美国约40%的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此次召回使得本就因疫情供应链问题而紧张的市场供应雪上加霜,加剧了持续数月的全国性短缺。
当时的联邦调查人员怀疑,疫情源头来自雅培位于密歇根州的工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检查员在该工厂发现了屋顶漏水、积水以及细菌滋生的迹象。尽管雅培坚决否认其工厂是致病源,且其产品也从未被最终确认为疫情的直接根源,但该事件仍引发了国会听证会的关注。最终,雅培签署了一份同意令,FDA官员也信誓旦旦地承诺将加强对配方奶粉制造商的监管,确保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然而,悲剧再次重演。
近几个月来,已有23名婴儿在饮用了高端品牌ByHeart的奶粉后确诊患上婴儿肉毒杆菌中毒(infant botulism)。该品牌曾高调宣称其目标是“打造全球最优质、最纯净的配方奶粉”。婴儿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肌肉无力、呼吸困难,若未及时治疗甚至可能致命。食品安全律师比尔·马勒(Bill Marler)透露,其中一名患儿不得不通过喂食管维持生命长达四周——上周,他已代表该患儿家庭提起了诉讼。面对危机,ByHeart于上周二宣布对全美所有产品实施召回。
针对媒体的详细质询,ByHeart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全力“加速召回进程,并积极配合FDA追溯疫情源头”。然而,该公司在11月8日致客户的更新声明中仍辩称:“ByHeart婴儿配方奶粉与婴儿肉毒杆菌中毒之间尚无确证关联。”
婴儿配方奶粉堪称美国食品行业中监管最为严苛的领域,因为这一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配方奶粉本身并非固有的危险品——其本质是强化了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乳蛋白制品。然而,某些对成年人无害的微生物(包括引发2021-2022年疫情及本次疫情的病原体),却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抵御这些病原体的侵袭。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至少会对婴儿配方奶粉工厂进行一次检查,而对于其他被视为高污染风险的食品生产设施,除非接到潜在问题预警,否则通常仅每三年检查一次。
生产环节确实难免出现失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都能在危害儿童健康前被及时发现。自2022年雅培事件以来,至少另有五起婴儿配方奶粉召回事件是源于潜在的污染问题。虽然我们无法断言这些事件并未造成儿童患病——毕竟家长可能未将孩子病情与奶粉联系起来并报告——但企业迅速召回产品的举措或许避免了更大规模危机的发生。
尽管许多小型配方奶粉品牌通常委托第三方生产,ByHeart却拥有自己的工厂,因此当前的疫情似乎仅限于其品牌产品。与雅培不同,ByHeart的市场份额极小——据FDA数据显示仅占1%,不足以对全国供应造成实质性冲击。此外,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致死率通常低于克罗诺杆菌,且发病率极低。在本次疫情爆发前,医学文献中仅记载过极少数与婴儿配方奶粉相关的病例,2021年全美仅确诊181例。
尽管如此,ByHeart的消费者显然深感不安。在公司的Facebook主页上,部分曾给孩子喂食涉事产品的家长正向企业发泄愤怒。“自从听说这件事后,我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一位声称在召回前给三周大婴儿喂过该配方奶粉的母亲写道。另有一些家长因购买了昂贵的奶粉最终却只能全数丢弃而倍感沮丧。召回前,ByHeart奶粉的售价高达每盎司1.75美元;相比之下,塔吉特(Target)超市销售的雅培Similac Advance奶粉每盎司仅约1.30美元。ByHeart在声明中回应称:“我们向受影响的家庭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并表示公司正“全力以赴迅速处理每一项咨询”。
![]()
受访专家坚称,食品制造商应为食源性疫情承担主要责任——毕竟,不安全的食品出自他们的生产线。倡导组织“遏制食源性疾病”(Stop Foodborne Illness)的首席执行官桑德拉·埃斯金(Sandra Eskin)强调:“无论是生产婴儿配方奶粉、甜点还是销售生菜,确保产品安全始终是食品企业的核心责任。” 但监管机构也往往难辞其咎。在2021-2022年的疫情中,一名举报人曾向FDA揭发涉嫌违规行为,包括伪造记录及向市场投放未经检测的配方奶粉,但监管机构直至15个月后才对此展开正式调查。雅培在其官网声明中辩称,该举报人“因严重违反公司食品安全政策被解雇,离职后通过律师向多个监管机构提出了一系列不断变化、新增且升级的指控”。尽管该公司承认涉事工厂确检出某些细菌,但发言人重申了公司的辩护立场:从未证实工厂环境内的细菌进入过配方奶粉成品。
关于当前的疫情,现阶段尚无法精准定位具体的问题根源。由于受影响的ByHeart奶粉需经冲调才能食用,理论上引发婴儿肉毒杆菌中毒的细菌孢子(该菌种在自然界较为常见)可能是在家长冲调过程中污染了奶粉。但专家指出这种解释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同一批次奶粉已导致众多儿童患病,这意味着近二十户家庭需要在同一时间段内犯下完全相同的操作错误。此外,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言人艾米丽·希利亚德(Emily Hilliard)透露,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2月在对ByHeart位于爱荷华州的工厂(与本次疫情相关的两家工厂之一)进行例行检查时,已发现生产缺陷(她拒绝透露具体缺陷细节)。当被问及二月发现的问题时,ByHeart发言人仅表示:“处理观察结果并向监管机构更新信息是持续且常规的流程,这是维持合规性并达到最高安全与质量标准的内在要求。”
早在2023年,FDA就曾发现该公司位于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现已关闭)的工厂缺乏确保奶粉不受污染的有效体系,并向其发出了正式警告信。据《纽约时报》报道,数月后该工厂又因水箱发霉及厂区内出现数千只死虫而被FDA点名批评。
ByHeart发言人表示,2023年警告信中提到的所有问题均已得到解决。但FDA对该公司的指控,恰恰印证了食品安全专家及前FDA官员所描述的ByHeart对食品安全那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监管事务主任莎拉·索舍尔(Sarah Sorscher)指出:“ByHeart处理此次疫情的方式存在诸多危险信号,这表明他们缺乏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团队坐镇。”
例如,该公司曾试图淡化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部官员的检测结果——该部门从一名婴儿肉毒杆菌中毒患者家中获取的ByHeart配方奶粉开罐样本中,直接检测出了引发中毒的致病菌。当加州于11月8日向公众通报这一检测结果后,该公司虽然宣布召回产品并发表声明称“高度重视”结果,却在声明的下一句就质疑了加州的检测方法。
ByHeart在官网公开信中还辩称,配方奶粉企业本无需强制检测婴儿肉毒杆菌致病菌。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食品政策副局长弗兰克·扬纳斯(Frank Yiannas)指出,这种回应“并非理想答案”,因为企业——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理应自主开展危害与风险分析,无论法律是否明文强制。 在加州官员于婴儿配方奶粉罐中检出该细菌后,州公共卫生官员立即敦促家长“停止使用ByHeart配方奶粉”。然而,该公司最初仅召回了两个批次的产品,直到数日后才被迫将召回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产品。
在未来的数周或数月内,监管机构或许会像当年在雅培公司那样,在ByHeart的工厂发现具体的卫生问题;亦或最终证据表明该公司已尽到了责任,只是遭遇了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但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向公众发出了一个严峻的警示:在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看似坚不可摧的安全表象之下,实则暗藏着何等脆弱的裂痕。
![]()
关于作者
尼古拉斯·弗洛科(Nicholas Florko)
尼古拉斯·弗洛科是《大西洋月刊》的专职撰稿人,专注于健康与医药领域的报道。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本文出处:America Has a Baby-Formula Problem—Agai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