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播“八一”迅速获得沈巍的信赖,他提供的一梯四户的电梯房,成了沈巍的新居。
沈巍不否认他住在人家屋檐下的压力,他调侃每天一早起来,便和晓晓洒扫庭除,擦抹地板,就是怕这个屋子的主人突袭而至,指责地面给弄脏了。:“
——唯恐人家挑毛病,你问一下晓晓,一早起来跟我两个人拖地板,真的拖地板也不敢,因为人家的房子呀,那人家稍微有点上海人说的“发调头”:“你看这地怎么有灰尘啊”那咋办?现在完全看着“八一”的脸色,要看他脸色的,这中人家的房子。——
他还设想,这个屋子的主人,随时会想出“逐客”的“文赶”之法,沈巍的担忧之情,体现在下面的闲聊中:
——比如说“八一”哪天说:哎呦,我这几天到房间里,我这房间地上怎么这么脏啊?好了,这话的意思就你赶快走吧,我们赶快打包。你说地上嫌脏了,你还不走吗?对吧?
还有一个,“咋睡了这么晚,我这房间我都进不了了”。那好了,你赶快,你话也别说,你收拾东西吧。
比如说叫他下载一个什么,你转一个东西,转个地址给我,人家转了半天地址没转到,说是信号弱。那你赶快拍拍屁股就走,也不要问地址了,好吧?——
![]()
沈巍对主播“八一”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还是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疑惑,他不相信主播“八一”对空降而至的解释,这种困惑,包括“黄药师”的突然出现,都超出了常理。
黄药师是凭着一气豪刷,在沈圈名声大噪,成为新一代“大哥”的首席代表。
主播“八一”因为开车之故,成了沈巍的专驾司机,迅速上位,让之前的货拉拉司机、干儿子司机、房车司机黯然失色,成了沈巍周边主播中“连升三级”的独此一人。
因为他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一步登天,引起沈圈既往人际关系的激烈碰撞,他也成为一众主播的眼中钉、肉中刺。
![]()
围拢在沈巍身边的主播们都有着“蹭流量”的原罪,而“八一”并不忌讳他是来蹭流量的,就是这一点上,他堵住了那些妒火中烧的圈内主播对他的问责之辞。
欲想破解主播“八一”的蹭流量的无懈可击的自我人设,其他主播唯有一法,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出于人情的缘故,才围拢在沈巍的身边,但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表白自己的忠心,总不能血誓剖心来展现自己对沈巍是真爱吧,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就是体现了这种真心难以看到的历史困惑。
因此,企图赢得沈巍的眷顾,只能用未来“凉的时候怎么样”来表达他们看中的不是沈巍的流量而是他的人品魅力。
沈圈中的黄药师与“八一”的火箭上位速度,不能不引起沈巍的警觉,他奇怪这两个人在解释他们进入沈圈的时候,都采取了一种神化自己的方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沈巍考虑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这么神乎其神呢?
![]()
沈巍从来藏不住心中的迷雾重重:
——比如他(黄药师)跟我讲,他说本来那天准备要卸载抖音了,但是突然之间呢,看到我了,感兴趣了。他就有点像“八一”一样,“八一”说是那天准备开了房车准备走人了,突然看到新生桥大桥围了好多人。停在那走不了了。你看这种都传奇的了,哪有这么巧的事了,对吧——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沈巍呆在“八一”的家中,有一种如坐针毡之感,更加坚定了他要购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打算。
不过,主播“八一”当过兵,矫健的身手,让沈巍赞不绝口,关键时刻,主播“八一”出手不凡,让沈巍看到了他的灵活与敏捷。可以说,主播“八一”代替了之前的保镖、司机、房东职责,一人能提供如此数种服务,加上还有乡音上的一拍即合,沈巍岂能不对他情有独钟?
主播“八一”在身手上的一鸣惊人,是在11月12日到松江仓城的“江南曲圣纪念馆”参观之时。
![]()
在“江南曲圣纪念馆”里,沈巍没有遭遇到被驱赶的仓皇待遇,但却遇到了“一丘之貉”被驱赶的突发事件。
当天,沈巍在参观纪念馆之时,勿闻楼上传来沸反盈天之声,实在与整个纪念馆弥漫着的昆曲空谷传响、光滑流转的音韵不相合拍。
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纪念馆发出震天价山响的原因,不是驱赶人类世界中的来宾,而是二楼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一丘之貉”的“貉”。
近年来,上海多个小区里都发现了“貉”的身影,尤其在松江、青浦、闵行分布数量最多,这与这些地区邻近乡村有着较大关系。而“江南曲圣纪念馆”恰恰位于松江,自然是野生貉经常出没的地方。
![]()
“江南曲圣纪念馆”里的清幽与宁静,让貉找到了安居之所。上海市区的貉,为了适应东方魔都的绿化遍地的特点,找到了潜伏的机缘。上海人的乐善好施之心,喜欢投喂野生的流浪猫,也提供给了貉丰富的食物,促成了貉在上海的一些小区里随时能见到踪影。据估计,整个上海约有貉五千多只。一个小区内,如果貉的数量较低,人们难以发现它的行踪,如果繁殖过度,便与人类的生存发生冲突。
![]()
接下来,“江南曲圣纪念馆”捉拿不期而至的貉的行动,吸引了沈巍的注意。
沈巍描述道:
——他们想方要把它弄出来,弄了半天都没弄出来,好几个人提议,干脆把它弄死算了。然后馆长说要发臭的,所以他们不是爱心,他们不是那种。怎么能够轻易伤害动物呢?他们就认为要发臭,要是不发臭,弄死它就弄死它。所以这个观念啊,我不认可,我就特别担心这个小动物。
昨天搞了半天,最后是八一出手,把它给赶出来,就给赶到塑料桶里面。我当时建议,我说你们给我吧,我去送到那个辰山野生动物园去放生,他们死也不肯。(插话: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它野生的,私人不能去拿。)不对不对,他们实际上是想着要叫警方弄。——
在这一过程中,“八一”如有神助般地挺身而出,赶“貉”成功,沈巍给予了特别的肯定:
——“八一”确实能干。你看一出手,他们一大帮人在上面弄啊,就是弄不出来啊。这“八一”上去三下五除二赶出来了。我说到底还是锻炼几下子的。——
由此,沈巍对动物保护有感而发:
![]()
——我就有个引发,就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个,就是生命以外的动物的这种敬畏之心好像不太有。
就因为这个原因嘛,总是觉得这个动物究竟命运如何了,好像一直在牵挂着的一样。(插话:今天去,想去看一下。)不可能的,他放也放掉了,他肯定是今天。我们对动物的这个(态度),实际上也表明了一个人的一种善良本性,对吧?哎这是装不出来的。——
沈巍接着从历史上中国人的文化传承里“掉书袋”出各种经典的事例,来看清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有着悠久的承续传统:
——实际上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早就有这样的。
你看那个周文王,网开一面。什么叫网开一面?抓鸟。四面全围着网,鸟全部进去。他说,哎呀没必要吧,就留一面嘛,够了。网开一面,后来就成为一句成语了。实际上他就四面张网,让你们鸟来了,走投无路。他说网开一面,就是留条生路。
而过去抓鱼,就是特别小的鱼不能抓,就中等的那种鱼抓。现在呢,一网打尽。所以才会有这个长江休鱼。为什么长江休鱼,因为人类的这个索取性了,把那个鱼资源都搞了枯竭了。
所以长江三鲜,一、刀鱼,野生的几乎绝迹了。鲥鱼几年没看到影子了,一条也没打上来过。那就说明人类的这个保护意识(欠缺)。
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那个理学家张载嘛,早就说过:民胞物与。大家都是同胞,然后呢,所有的生物都是我们平等关系的,这个思想在当年来说真的很先进,你放在我们今天都做不到。
你看这个,我们这个网络这么发达的工具,你看,有专门一批人,他的任务就是专门打压别人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民胞物与的。——
直到第二天,沈巍还念念不忘这只貉的最终去向,再次提到:
![]()
——我们中国人这个动物保护意识确实是不强。对我们昨天参观的时候碰到抓那个小动物,我就觉得,一直到今天我还在担心它会不会被人不善待。(这体现出)我们人对生命的敬畏,我觉得很欠缺的。就是好像他就觉得怎么了?我踩死它怎么了?我打死它怎么了?他碰到什么东西他就一个字,打死。——
沈巍的发散性思维,立刻联想到日本的招财猫的掌故,这就是他的吸引听众的“串”的贯通能力:
![]()
——这个招财猫怎么回事?是说日本当年一个大将军,还是日本战国时代,他往山上走,他看到个猫向他招手,实际上猫怎么可能向他招手,可能就抓什么动物了,或者就是这个动作的意思,就是它可能在抓前面什么小昆虫,他看到了,他说猫向我招手嘛,他就往上走,正好山上有亭子,刚走到亭子,哗大雨下来了。呦,他说这么神啊,他就认为这猫给他带来了福气了。
然后老百姓就发明了这个动作,招财猫这个动作,把爪子抓出来。
而且日本有好几个网红猫,一个是铁道部长,就是有一个铁路啊,荒废了好多年,生意一塌糊涂,坐的人也没有,但是突然之间呢,他有一个员工,看到一个猫,一个流浪猫,他就给这流浪猫,带了一顶那个员工的帽子。这个猫也很配合,它每天就守在那个检票口,这顾客就好奇,专门为了这个猫来到这个火车站,一下子这火车站啊,生意好的不得了。然后还为这猫过生日,最后当然这猫也去世了。
还有我记得有一个也是网红猫,就天天睡大觉,懒洋洋的,叫猫叔啊叫什么忘记了,反正也是日本的。
我觉得我们的理念还不如宋朝理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天下所有人都是同胞,天下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不到的。
特别我们直播圈子里,我没听说过我们做直播的都是同胞,没听说过。首先有所谓黑白粉之争,最有趣的还会内讧。本来是待在一起的,突然之间号被封了。是八一举报的吧?我怀疑是八一举报的。好,他也没证据,他就这么想的。然后有些偏偏开玩笑,比如说八一就偏说,是我举报的。一句玩笑话,好嘛,证实了,就你举报的,我从现在开始,你只要你开播我就举报你,还要加句狠话。你身边所有的人要开播我就举报你。
所以这个我就觉得啊,就没有那种平等的对待(之心)。我昨天真的一个晚上为了这个小动物在担心,他们会怎么处理它,应该是也会救的,应该也有可能就放到公园里面了,他们会很认真的处理它吗?这个不一定了啊。
所以这个事情呢,就是(告诉)我们整个社会的人要有个敬畏之心,而我们好心好意向他要,他就偏不给你,对吧?其实最好的方式应该交给我们,我们带到那个辰山植物园,就放掉它了,对吧?辰山植物园那个空间多大了,对吧?——
![]()
一只流浪的貉,或许让沈巍看到了自己过去的流浪岁月,体味到一只寄生于天地之间的生命的生存艰辛,他才会以加倍的同情赋予这只偶然与人类的生活发生交集的野生族类,触景生情,意图施以援手,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但他普及垃圾分类理念与民胞物与的思想传承,都体现出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浸染在自我意识与修为中的一种具象化的显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