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肯定会出现一些“神奇”的东西,虽然现代人自以为比古人聪明,但是有些古代科技,现代人也很难理解。
我国有4件出土文物,乍一看非常眼熟,但是仔细一想就会感觉十分诡异,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该出现在几千年前……
上古“路由器”
现如今,路由器这个东西已经非常普遍了,现在正在用WIFI信号刷手机的你,肯定知道路由器是什么东西。
虽然路由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这个东西也是近十年来才被大众所熟知的,零几年的时候提到路由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但是在1959年,安徽的考古工作者却从一座西周时期的墓葬中,找到了一个与“路由器”十分相似的物件。
当时皖南屯溪市西郊那边正在修机场,许多人都在那里挖土施工,但是挖着挖着人们就发现了不对劲,因为铁锨碰上了很坚硬的东西。
一开始人们以为是石头,但是刨到一半发现这东西冒绿光,工人们赶紧停下了施工,叫来了文化局的专家。
当时人们施工的地方,正好是两座连着的大土堆,这些施工的工人也没想到,这两座大土堆下面居然是两座西周时期的古墓。
而且从出土文物的数量来看,这墓还不小。
考古学家们对这两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最终从墓中取出了102件完好的文物,其中有二十件青铜器。
按理来说,从西周的墓葬中出土青铜器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件造型很奇特的东西,吸引了专家的注意。
当时的人们没有见过路由器,压根想象不到这东西是干啥的。
有人说这东西像乐器,于是就请来了演奏音乐的专家,试着敲了敲,但是根本敲不出什么好听的声音来。
又有人说这可能是什么东西的底座,于是专家们就把一同出土的东西都拿了过来,一件一件地试。
但是试了半天,也没有一件能跟这东西对得上的,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按照这东西的“相貌”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云纹五柱器”。
云纹五柱器构造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五根并列矗立的圆柱,也就是五根圆棍。
这五根圆棍都一般长,都是16.5厘米。
下半部分是一个方座,空心的,长边21.5厘米,短边20厘米,高14.5厘米,侧边上还刻着双勾云纹。
在数据量完之后,专家们也就没有再研究这件东西,直接将它送到博物馆里保存了起来。
近些年对外展览的时候,游客们突然发现,这东西怎么这么像个路由器啊?
不得不说,云纹五柱器看起来确实像个路由器,它头顶上的那五根柱子就是路由器上的天线。
不过根据我们的常识来看,2700年前的西周时期不可能有这种路由器,因此这东西肯定另有用途,至于到底是什么用处,还有待研究……
战国水晶杯
现如今,那种通体透明的玻璃杯已经很常见了,几乎每家饭店都有这种玻璃杯。不过,这种纯净的玻璃,一直到十三世纪才出现。
在十三世纪之前,大部分玻璃都是绿色的,因为烧制玻璃的时候,里面的亚铁离子很难被提取出来,而带着亚铁离子杂质的玻璃,就是绿色的。
现在的彩色玻璃,也是通过向玻璃中加入一些金属离子做出来的。
掺入杂质比较容易,要想把杂质全部拿出来可有点费劲,想要在自然界中找到没有杂质的东西,那更是难上加难,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1990年10月的时候,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出土了一件好东西。
当时村里的烧砖工正在挖取泥土,准备烧砖,但是他挖几铁锹下去,地上出现了一个大洞。
他们这个半山镇也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了,之前几乎每年都能挖到先秦时期的“宝藏”,因此当这个烧砖工挖出大洞时,他第一时间就通知了考古人员。
考古人员轻车熟路地来到砖瓦厂后,便开始对这个洞进行探索,他们很快便确定,这是一个战国时期的窖藏,里面可能有好东西。
但是当他们继续勘测的时候发现,这个洞很不简单,于是他们便扩大了搜索范围,然后便挖出来了一个战国大墓。
在这个战国大墓中,出土了一件“晶莹剔透”的杯子,考古人员看到后,还以为是现代的杯子不小心掉进了墓里。
但是他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还真不是这么回事,这杯子就是战国时期的。
后来又有许多文物专家前来鉴定,确认这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就是战国时期的。
可是人们想象不到,战国时期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看的杯子?而且形制也与现代的杯子这么像。专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巧合,所有的事都是巧合。
可能是战国时期有个人无意间捡到了这么一块晶莹剔透的天然水晶,然后又想办法将其整体雕刻成了一个杯子。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西汉游标尺
在工厂干过质检的人肯定知道游标卡尺,这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与一般的尺子不同,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极其细小的工件,但是想要测量得准确,一定得保证游标卡尺的精度。
现代的游标卡尺是法国人皮埃尔·维尼尔发明的,他在自己的书里写出了游标卡尺的原理和用法。
但是他自己使用的那把卡尺已经不见了,因此有人怀疑他并没有做出来。
如果他没有做出来的话,世界上第一把游标卡尺的荣誉,便会被美国夏普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拿走,因为他在1985年的秋天亲自加工出了第一把游标卡尺。
但是在1992年的王莽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把青铜游标卡尺,它来自两千年前的西汉末期。
拥有他的人就是那个篡汉自立的王莽,有很多人都将其视为“穿越者”,因为他身上发生了太多离奇的事情,包括这个游标卡尺。
王莽身上的秘密,至今没有答案。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应该都听说过,但是当1965年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人们对他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这把宝剑历经2500多年,依然寒光凛凛,锋利无比,很难想象这是一把春秋时期的宝剑。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把宝剑之所以能历经这么长时间而不生锈,除了特殊的保存环境外,还因为这把剑上的特殊工艺。
这种在剑上镀铬的工艺,一直到现代才被美国研究出来,但是在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剑上,却出现了这种神奇的工艺,让人实在难以理解。
由于越王勾践剑太过神奇,有人便对它起了小心思。
1994年去新加坡展览时,由于新加坡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越王勾践剑受损,差点毁掉这件宝物。从此之后,越王勾践剑就成了禁止出国展览的宝物之一
只能说幸好没有出什么大差错,要是真弄坏了,可能花费巨款也赔不起。
云纹五柱器的用途、战国水晶杯的真假、王莽游标尺的来历、越王勾践剑的工艺,这四件事已经成了中国文物史上的四大未解之谜。
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得知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真相,而不是以“穿越”这两个字,来敷衍那些怀有好奇心的孩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