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
![]()
余夫
11月4日下午,立冬前的湖城,街道两边的梧桐叶泛出金黄,而清澈市河中,植于其间的水草因着活水的流动、滋育,依然青葱,像悠长小西街那飞檐间落下了蓝天的颜色……早已在朋友圈看到展讯的海报的艺术爱好者们,从不同的巷口陆续抵达朝阳街道的“西岸美术馆”,无它,第十八届湖州老朋友美术作品展在那里开展了——像是一个丰收秋天的节日,年年如约而至。
说起老朋友画展,目前在湖州美术界它已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展览品牌。此番“老朋友”汇聚,有12位老朋友的作品,国画油画等计近50幅。展出的作品风格有传统笔墨,也有印象、写实、象征、抽象等表现形式,整个展览可谓丰富多彩。
艺海同舟六十载,墨香永续“老朋友”,在湖州这座浸润着江南文脉的城市里,“老朋友”美术群体是一抹亮眼的艺术风景。六十余年来,他们既是湖州市美术家协会的一支较突出的创作力量,以笔绘心,在艺术创作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又以文化传承为己任,在新人培育与群众文化普及的广袤领域辛勤耕耘,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回溯六十年前,湖城寇丹先生怀揣着对美术的赤诚热爱,组织起美术创作组,并立志为湖州的艺术土壤播下希望的种子。他力邀湖州名家吴迪庵先生常驻授课,还不定期邀请书法大家费新我莅临指导,每周一次晚习,这些艺术爱好者便汇聚一堂,在名师的点拨下研习技艺。不仅如此,寇丹还多方联络,邀请赵延年、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美术界大师名家前来授课,或提供作品供学员临摹。王欢生、刘祖鹏、赵文聪、沈子炎、沈康乐、胡炜、宋金文、徐瑞祥等首批学员,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开启了他们的艺术求索之路。
1964年,时代浪潮推动着部分学员或响应政府号召奔赴乡村,或留在城市坚守岗位。但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对美术的执着追求从未磨灭。他们将生活的磨砺化作艺术的养分,在各自的境遇中持续创作、不断精进。经过长期的艺术积淀与实践,其中一些人成长为国家级知名画家,在国内国际的重要画展中频频亮相,以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才华。他们的成就如同一盏盏明灯,吸引了章自凡、朱继生、刘旭春、朱小杰、张世林等更多艺术同好加入这个群体。在这里,他们既是艺术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好友,在相互切磋、彼此鼓励中共同进步,让这个美术群体的艺术根系愈发繁茂。
“老朋友团队是我们几个南埠知青画友发起的,当时赵文聪借朱小杰的场地办起展览。”“老朋友”画家之一刘旭春说。2008年,在寇丹、吴迪庵两位先生的悉心指导与深切关怀下,这个历经岁月沉淀的美术群体正式以“老朋友”为名,举办了首届画展。自此,“老朋友”的艺术品牌在湖州崭露头角。在之后的十七年里,他们连续举办了十七届画展,每一次展览都是一次艺术的佳宴,一次群体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在湖州文化界形成亮点,更成为本地艺术圈的一段佳话,彰显着“老朋友”群体的艺术活力与社会影响力。
2024年,在“老朋友”第十七届画展即将启幕之际,冯汉江、徐跃东、钱慧敏3位教授的加入,以及“老朋友画会”依托湖州市美术家协会的正式成立,为这个坚守了六十余年的湖州美术群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3位教授在美术领域的深厚学养与创作经验,无疑提升着群体整体的学术高度与创作水平。同时,“老朋友画会”的成立,也为群体活动构建了更紧密、更规范的组织架构,为“老朋友”美术团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引领着这个艺术群体在新时代的艺术征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书画史,半部在湖州”。这艺术之河,流淌在今天,该跃起、绽放怎样的时代浪花?业内人士说,我们需要“主题工程”,宏大叙事,也需烟云供养、业余为寄;需要一骑绝尘、拿全国美展大奖的“黑马”“单打冠军”,也需要细水长流、梯队跟进的民间队伍,笔墨勤耕,氤氲润化,为厚积本土的文脉“再立新功”。而“老朋友画会”正是后者的范例与代表。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老朋友年年展、年年力争“出新”的汇聚作品里,看到了它的“特殊力量”:一如既往在“美丽湖州”,尽力浇灌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承笔墨精神与人文情怀;立足本土的同时,努力拓展视野,拥抱新艺术潮流,在中西艺术的碰撞中寻找创新灵感,创作出“既有传统艺术精髓,又具时代精神与国际视野的精品佳作”,为湖州文化建设书写新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