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正彰走出北京首都机场的那一刻,脸色凝重得像要滴出水来。记者围上去问行程安排,他一个字都不肯说。这位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心里大概清楚,这趟差事有多难办。
高市早苗在国会那番关于台湾的强硬表态,把中日关系推到了悬崖边上。11月7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她公开声称大陆对台动武将触发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等于在暗示东京可能动用集体自卫权干预台海。我认为这种表态的危险性,远超普通的外交摩擦。
![]()
六天后,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的措辞异常严厉。他直指高市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要求日方"立即反思纠错"。当天晚上,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当面警告"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
说实话,北京的反应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让东京有些措手不及。
11月16日,两份预警文件同时发布。教育部的留学预警提到"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建议中国学生谨慎赴日。文旅部的旅游预警措辞更直接,提醒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这两拳打在哪里?打在日本经济最脆弱的软肋上。
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学生占比接近45%。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产业链——语言学校、私立大学、专门学校,都指望着中国生源维持运转。近年中美关系紧张,不少原本计划赴美的学生转投日本,东京的国际教育市场本来正在扩张。现在这份预警一出,申请人数必然大幅下滑。
![]()
旅游业的情况更严峻。日本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24年入境游客总数达3680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占690万人次,排在韩国之后位居第二。这些游客带来的消费,支撑着从航空公司到免税店、从温泉旅馆到餐饮商家的整条产业链。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5%,疫情之后的复苏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游客。
预警发布当天,东京股市的反应说明了一切。三越伊势丹控股暴跌11.4%,创下年度最大单日跌幅。资生堂下跌9%,连锁餐饮企业Food&Life更是重挫14%。这些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是谁?答案不言而喻。
中国各大航空公司随即宣布赴日航班可以免费退改。订票平台上,大量游客选择取消行程。有日本旅游业者在社交媒体上哀叹:"中国游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不来,整个行业都要受重创。"
日本经济学家测算,如果中国游客大幅减少甚至"清零",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2.2万亿日元,拉低GDP约0.36个百分点。
![]()
想想看,这还只是开胃菜。
高市早苗上台之前,中日关系刚刚出现一些回暖迹象。去年APEC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会面时同意"构建建设性、稳定性的双边关系"。高市自己在10月就任后的施政演说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
短短一个月,局面就急转直下。
11月15日,近百名东京市民聚集在首相官邸前抗议。他们举着"撤回发言""高市下台""不会外交的人不配当首相"的标语,要求政府收回涉台言论。在野党议员在国会质询时直言"首相言论加剧日中紧张,导致互信丧失"。就连自民党内部,也有议员私下抱怨"首相太鲁莽,给日本带来不必要的危机"。
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公开发文,要求高市早苗"撤回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言论,向中国政府道歉并辞去首相职务"。这样的声音在日本学界并不罕见,却很难改变局面。
高市早苗什么态度?她在11月16日参议院会议上坚称"言论符合日本法律,无需道歉"。内阁官房长官甚至辩解说"首相发言只是个人见解"。
![]()
这种强硬姿态背后,是她一贯的政治立场。高市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质疑村山谈话对侵华历史的反省,2016年推动排除华为5G设备,10月底11月初在APEC期间与台湾当局人员会面时称对方为"总统府资政"。她被日本媒体称为"女版安倍",继承的正是安倍晋三"强军扩武"的路线。
我觉得,高市早苗的算盘大概是这样的:在对华强硬问题上表现得越坚决,越能巩固保守派基础,越容易在党内站稳脚跟。她计划将国防开支增至GDP 2%的目标提前到2026财年完成,比原计划早了一年,甚至要重新审视日本坚持近60年的"无核三原则"。
金井正彰此次访华,背负着三个任务:说明高市发言"并未改变日方一贯立场",请求中方撤销留学和旅游预警,为G20峰会期间的领导人会晤铺路。
11月22日到23日,G20峰会将在南非举行。按照惯例,这种多边场合是双边会晤的好机会。日方原本期待能在会议间隙安排中日领导人见面,至少能坐下来谈谈,缓和一下紧张气氛。
中方的回应很明确:G20期间没有安排与高市早苗会面。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有关言论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
这记"下马威"来得直接而有力。
金井正彰在北京能见到的,是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司局级官员之间的会谈,能解决的问题相当有限。中方已经明确要求日方必须正式收回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没有这个前提,后续的外交接触根本无从谈起。
东京眼下的困境,不仅来自北京。特朗普政府对日本的关税政策仍然充满变数,日美贸易协议要求日本大规模对美投资,否则美方有权终止协议。日本第三季度GDP实际增长率按年率计算下滑了1.8个百分点,这是最近六个季度首次出现萎缩。
内忧外患之下,高市早苗的首相位子能坐多久,很难说。如果经济继续恶化,民意反弹加剧,她在党内的支持基础会迅速瓦解。日本政坛向来以派阀政治和人事更迭频繁著称,首相平均任期不到三年。高市早苗上台才一个多月,就把自己逼进了这样的死角。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联合声明》明确写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日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五十多年来,无论日本政坛如何变动,这个原则始终没有改变。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实质上是在挑战这个基础。她或许认为,在美日同盟框架下,在所谓"印太战略"的大旗下,日本可以在台湾问题上有更多"战略自主性"。这种判断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也高估了日本的实力。
![]()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任何一个中国政府都无法妥协的底线。中方多次强调"任何势力胆敢阻挠中国统一大业都是痴心妄想",这句话的分量,东京应该掂量清楚。
金井正彰在北京的谈判注定艰难。他能带回去的,恐怕只有中方冷冰冰的要求:收回言论,消除影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高市早苗愿不愿意低头?能不能低头?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日本的选择。
中日经贸往来一旦陷入寒冬,受损的不仅是数据和股价,还有两国民间长期积累的信任基础。留学预警和旅游预警影响的,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选择。这些人原本计划去日本学习、旅行、工作,现在不得不重新考虑。一旦形成长期趋势,修复起来需要的时间和代价,远超想象。
![]()
1997年李鹏总理访日时提出的中日关系五原则——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互惠互利、面向未来——每一条都是历史教训的总结。这些原则不是空话,而是维护两国关系稳定的护栏。高市早苗跨过了护栏,现在要为此付出代价。
北京没有关上对话的大门,前提是东京表现出真诚的态度。道歉、收回言论、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这些要求一点都不过分。中国向来主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重视对日关系。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的困局完全是高市早苗一手造成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日关系能不能走出当前的僵局,球在日方手里。G20峰会即将召开,高市早苗如果还不改变立场,中方可能采取的后续措施,恐怕会让东京更加难受。经济制裁的工具箱里,留学预警和旅游预警只是最温和的选项。
![]()
你觉得高市早苗会低头吗?还是会继续强硬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