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的炸雷精准引爆了日本经济的命门,那些早已深度绑定中国市场的重点产业,正遭遇猛烈的冲击。
![]()
汽车产业,中国市场失守与东南亚后院起火
日本汽车产业早在言论炸雷之前,就已显现出了颓势。作为日本经济的“压舱石”,汽车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深一些。
11月中旬以来,丰田在华经销商的订单量环比微降8%,本田部分热门燃油车型交付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日产位于广州的合资工厂因为零部件进口延误,不得不缩短了生产线工时。
原本计划2026年落地的多家日系车企在华扩产项目,目前已经集体搁置,相关投资损失,预计超过500亿日元。
日本车企寄予厚望的东南亚“后花园”,正在被中国车企蚕食。曾经占据东南亚7成以上市场份额的日系车,2025年以来持续销量下滑,而中国车企的市场份额突破了22%。在泰国,本田销量同比下跌12%。在印度尼西亚,1-8月比亚迪销量达约2.3万辆,而丰田同期销量下滑约15%。
日本车企试图将印度打造成避风港,丰田砸下了30亿美元扩建印度工厂,铃木计划投资80亿美元提升产能,本田将印度列为电动汽车出口中心。但印度市场规模不足中国的五分之一,且供应链完整度不足,产能难以全部释放,也填补不了中国市场的空缺。
旅游与消费品的旺季“断流”,千亿市场可能崩塌
日本汽车产业的下滑尚只是“温水煮青蛙”,旅游和消费品行业的冲击,让日本业界受创更重。11月15日,国航、东航等七大航司同步推出涉日航线免费退改政策。短短48小时内,东京、大阪等热门目的地航班退票率升至45%,北海道札幌滑雪度假村预订量锐减60%。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日本“滑雪+枫叶”的黄金季节,贡献了全年旅游业营收的40%以上。日本观光厅原本预估,2025年冬季,中国游客将带来超8000亿日元收入,各地商户早已备足货源,做好了准备。但这一预期,目前来看将大幅缩水,东京银座奢侈品门店的中国游客流量持续下降,大阪心斋桥免税店的化妆品销售额单日暴跌55%,多家温泉酒店因入住率不足30%,被迫缩短了营业时间。
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业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2024年,中国内地游客在日消费额高达1.73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21.3%。2025年前三季度,赴日中国游客达748.72万人次,消费占比进一步攀升至35%,人均购物消费额较欧美游客高出1.8倍。据行业测算,仅旅游业一项,日本全年预计损失将达1.1万亿日元,且仍在持续扩大。
消费品市场同样惨淡。资生堂、伊势丹、无印良品等知名品牌的股价集体暴跌,其中资生堂跌幅达11%,伊势丹下跌12%。这些品牌早已与中国消费者深度绑定,而炸雷言论彻底击碎了这种情感溢价。日本清酒、和牛等特色农产品也未能幸免,水产品的继续被禁,更是一记重击。
![]()
![]()
电子与精密制造,技术垄断神话将会破灭
日本的电子与精密制造曾被视为“最后的遮羞布”。其在光刻胶、氟化氢、电容器等领域的垄断地位,让中国一度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占去日本半导体材料、电子元器件出口总额的35%,索尼、松下等巨头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第四季度在华营收预计下滑25%-30%,整个电子产业损失已达2800亿日元。
虽然京瓷计划在泰国投入1000亿日元扩产,村田制作所在泰国新建工厂,名幸电子跑到越南建厂。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效率,是东南亚无法替代的。随着中方管控加码和本土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日本电子产业正在失去缓冲时间,原本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维持的市场份额,如今正在被中国企业快速抢占。
万亿损失背后,日本经济并无退路
据行业机构测算,此次中方反制将给日本造成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1.8万亿日元,拖累其全年GDP增速下降0.18个百分点,这也是日本经济六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迹象。当然,主要是受美国关税政策拖累,中方反制为次要因素。
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日本的汽车、旅游、电子等核心产业,都早已把中国市场当作重要的“生命线”。
当前,从旅游消费降温到贸易合作收紧,从投资审批审慎到社会交流减少,中国的反制举措、中国市场的反应都直击日本经济的敏感神经,并带来实实在在的损失。
挑衅的代价,终将由日本产业买单。
万亿日元的损失只是开始,长期影响还在蔓延,中日商务活动的延期或取消、投资合作的被搁置、人才交流受阻等,这些都会让日本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