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把时间拨回到2025年11月17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
法庭里,78岁的前总理谢赫哈西娜,因为被控“反人类罪”被缺席判处死刑。
这个消息听着就够炸裂吧?四度执政、五度当选,在孟加拉国政坛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传奇人物,居然被判了死刑。更魔幻的是,她人根本不在现场,而是舒舒服服地待在印度德里的一处安全住所,享受着莫迪政府的全面庇护。
你看,这事儿的戏剧性就来了。一个被自己国家法庭判了死刑的流亡政客,被邻国的最高领导人死死保着,这背后藏着的,可不是简单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博弈。
从“铁杆盟友”到“逃亡总理”:哈西娜的亲印之路
哈西娜为什么能被莫迪政府火速接纳,并且保护得滴水不漏?
![]()
原因特别简单:她过去是印度在南亚最靠谱的“铁杆盟友”。
作为孟加拉国开国总统的女儿,哈西娜在1996年到2024年间五度掌权,她的外交政策主线就是亲印。在印度的区域战略里,它就是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你想想,印度一直想在南亚做“老大”,但周围小兄弟们谁都不服。有一个人口大国的领导人愿意跟你走,听你的话,对印度来说是多大的战略资产?所以,去年夏天孟加拉国内爆发大规模学生示威,哈西娜政府失去控制,她本人于8月5日辞职,搭乘军机逃往印度时,莫迪政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她的避难请求。
莫迪的算盘打得很精明:留下一张能随时影响孟加拉国内政的战略牌。
但现在孟加拉国的情况变了。临时政府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领导,哈西娜所属的“人民联盟”被禁止参加明年2月的议会选举,印度的影响力正在急速衰退。
![]()
此刻,孟加拉国向印度发出了强硬的引渡请求,要求把哈西娜交出来,外交部措辞是:“任何国家向被判反人类罪者提供庇护,都是极其不友好的行为,是对正义的漠视。”
但印度呢?外交部只是避重就轻地强调“致力于孟加拉人民的最大利益”,对引渡请求只字不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不可能交人。
莫迪的“两难”:交人信誉垮,不交关系僵
为什么印度不能交人?这其中有法理依据,更有战略考量。
1. 法理上的借口:印孟引渡条约第八条规定,如果引渡请求“不符合公正原则”或“非出于善意”,被请求国可以拒绝。哈西娜是缺席受审,根本没有实质性辩护的机会。印度完全可以拿这个当理由,合法拒交。
![]()
2. 战略上的底线:这是最核心的。
- 地区信誉问题:如果印度把哈西娜交出去,等于向整个南亚宣告:“关键时刻,印度会抛弃盟友。”这对印度建立地区霸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地区信誉会彻底垮掉。
- 地缘安全问题:孟加拉国一旦陷入无序动荡,极端势力可能趁机抬头,这会直接威胁到印度东部的边境安全,特别是它那个连接东北邦的“鸡脖子”西里古里走廊,印度经不起折腾。
- 内政筹码问题:孟加拉国内哈西娜还有不少支持者,保住她,印度就保住了未来影响孟加拉国内政,特别是像提斯塔河水资源分配这类敏感争议问题的谈判筹码。
所以,印度只能硬着头皮顶着。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是:孟印关系彻底僵住。
![]()
今年4月开始,印度取消了孟加拉国货物中转设施,5月又对孟加拉国的成衣、加工食品等商品设限,禁止陆路通关。这直接导致孟加拉国出口物流成本增加10-15%。孟加拉国也不惯着,立刻对印度商品搞起了贸易管制,双边合作全面降温,冷得像块冰。
作者评论:莫迪政府这次的操作,说实话,太有“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了。他们以为凭着过去的影响力,把人一保,孟加拉国就算生气也得忍着。但他们忘了,外交不是靠施舍和控制,而是靠尊重和互利。当印度用强硬手段和经济壁垒来对待曾经的盟友时,只会把它越推越远。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就太难了。
莫迪拒交人的“神助攻”:中国顺水人情
![]()
就在孟印关系跌至冰点的时候,孟加拉国开始加速掉头,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方向:中国。
这真是一个让印度气得直跺脚的“神助攻”。
今年3月,尤努斯总理访问中国,中孟双方签署了8项谅解备忘录。这里面的干货,可比印度虚无缥缈的“战略牌”实惠多了:
- 贸易红利:中国承诺将零关税待遇延长到2028年
- 真金白银:中国拿出了21亿美元的投资、贷款和援助,重点投入工业园区建设和港口现代化等关键项目。
孟加拉国也投桃报李,展现出极大的合作意愿:
- 考虑采购中国歼-10C战机,加强国防现代化。
-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 甚至有意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中方斡旋下,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直接贸易,甚至计划进行联合军演。今年6月,三国还一起商讨了三方合作的可能性。
这一系列变化,彻底打破了哈西娜执政时期那种“亲印疏巴”的南亚外交格局。孟加拉国从“印度小弟”迅速变成了“中巴朋友圈”的潜在伙伴。
这真是莫迪政府自己给中国做的“嫁衣”。印度以为自己保住了一个流亡政客,就能牵制孟加拉国,结果反倒用强硬手段和拒绝交人的僵局,把整个孟加拉国推到了竞争对手的怀抱。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合作,自始至终都是互利共赢,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恰恰满足了孟加拉国过渡时期对投资、贸易和发展支持的迫切需求。这种“不干涉内政”的姿态,在南亚这个被印度地缘压力笼罩的地区,显得尤其珍贵和有吸引力。
南亚格局的重新洗牌
![]()
哈西娜的去留,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孟加拉国的内政问题,它成了南亚地缘利益重新洗牌的一个引爆点。
现在,哈西娜本人还在印度避难,她儿子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向临时政府主导的法庭上诉,他们就等着“人民联盟”重新执政的那一天。孟加拉国大选在即,达卡等地已经出现了爆炸袭击和汽车纵火事件,局势越来越紧张,政治风险在持续上升。
印度虽然暂时保住了这位流亡总理,但他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怎么在不交人的前提下,平衡和孟加拉国的关系,阻止它彻底倒向中巴阵营?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孟加拉国是一个拥有重要地理位置、濒临孟加拉湾、对“一带一路”和印度洋航运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它如果彻底“倒向”中国,对于印度的“印度洋战略”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冲击。
莫迪政府本来想下的一枚“战略死棋”,结果却成了南亚外交场上的“一记乌龙球”。
咱们继续看吧,南亚格局还在变。印度这张“战略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中国坚持的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正在这个关键时刻,赢得一个又一个新兴伙伴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