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5 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首批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昆都仑区的示范校,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携 “逐浪科技” 稀土主题研学课程精彩亮相,以 “本土资源赋能科学教育” 的创新实践,为全国中小学特色科学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
![]()
![]()
本届教博会以 “汇聚・共享・创新 ——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为主题,搭建起全国教育创新成果交流共享的高端平台。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立足包头 “中国稀土之都” 地域优势,联合包头市稀土博物馆开发的 “逐浪科技” 研学课程,精准回应 “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机融合” 政策要求,破解了科学教育 “实践资源不足、课堂与生活脱节” 的痛点。
![]()
11 月 16 日下午,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杨鹏校长受邀开展专题工作坊,围绕 “逐浪科技” 研学课程进行深度汇报,从课程设计理念、实施细节到实践价值,全面分享学校依托本土资源推进科学教育的经验,引发在场教育同仁的热烈讨论与深度共鸣,进一步扩大了课程的示范影响力。
![]()
![]()
![]()
课程面向四年级学生,构建 “校内筑基 — 馆内探源 — 校园延伸” 三阶联动模式:校内课堂融入稀土知识、发放《研学任务单》;博物馆内通过讲解、探究、问答深化认知;校园打造 “稀土文化墙” 延伸研学效果,营造科学氛围。
![]()
![]()
![]()
![]()
课程实施成效显著:学生既掌握稀土知识,更因 “家乡稀土全球领先” 激发家国情怀与科技自信;还自发创作作品、编写《稀土十万个为什么》,尽显探究活力,印证了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此次教博会参展与工作坊汇报,是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科学教育实践的集中展示。学校始终坚信,只要善于挖掘本土资源、用心设计课程,就能让科学教育 “接地气、有特色、能复制”。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研学课程建设,加强校际交流,让更多本土资源成为科学教育 “活教材”,为培养新时代科学素养少年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