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民航报)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年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一系列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积极成果展现在大众眼前。当前,上海不仅是全国客运量最大的航空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货运枢纽。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主阵地,上海浦东机场不仅客货运量均成为中国民航各机场之冠,而且是全球唯一客货运吞吐量都排名世界前10的机场。以航空物流蓬勃发展助力客货双强,正在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特色。其间,上海机场以及在沪最大主基地航空公司东航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以此服务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服务枢纽建设。
大型货库弱磁性物质筛查
实现提速千倍
前不久,上海机场“大型货库弱磁性物质快速筛查关键技术”通过专家评审,其设备检测方法被纳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磁性试验方法》,填补了行业对整板整箱货物磁性测试标准的空白。在守护安全防线的前提下,这一技术使得相关航空货物的快速筛查较传统模式提速上千倍,仅需要20秒钟即可完成。
![]()
使用这一技术后,整板整箱磁性快速筛耗时不超过20秒 (善见/摄)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业务高速增长,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航空物流领域,跨境电商物流更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最受关注的重点业务领域。
然而,跨境电商货物涵盖品类丰富,其中蓝牙音箱、磁吸灯、冰箱贴等弱磁性货物如果不符合航空安全标准,或将对飞机导航系统造成干扰。因此,这类货物往往需要在送检合格后才能交付装运。过去,这类货物在组装成航空集装器前,每个单独的散箱都需要逐件检查,往往需要提前2天~3天开始检测。
同时,跨境电商存在每次发运品类繁多、件数较少等特点,因此当多种跨境电商弱磁性货物在同一个集装器或者同一票打板货物中出现时,需要分别完成检测并确认安全。这一情况成为制约航空货运高效运输的堵点。
为打通堵点,上海机场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民航局关于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工作相关要求,旗下物流公司浦东机场货运站安排上海市劳模陈峰团队领衔攻关,携手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上海科技大学等合作方,深入研究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标准基础。
在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上海机场团队在全球民航运输领域首次创新采用量子隧穿效应磁阻阵列传感器技术开展检测工作。历时半年攻关,陈峰团队研发出适合整板整箱磁性物质快速筛查的技术及设备,从而变“逐类逐批过检”为“整板整箱过检”,打通堵点、提高效率,为上海机场跨境电商物流持续赋能。
破解软质包装运输难点
东航物流启用货物组装围栏
与机场以创新技术赋能货运业务相呼应的,是航空公司在跨境电商物流保障中的精益求精。
近日,东航旗下东航物流在所属中国货运航空CK231上海浦东—纽约全货机航班上首次正式启用货物组装围栏(超高板型),通过创新装备应用,推动航空物流实现效益与安全双提高。
近年来,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中的软质包装货运量也在持续增长。这类货物在打板组装过程中存在稳固性不足、堆叠受限等问题,制约运输效率的提高。
为有效破解运输难点问题,东航物流聚焦软质包装货物的组装特性,围绕组装方案、堆叠方式、经济效益和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多次研判分析,并与多家集装器生产厂家深入沟通,最终制订了采用货物组装围栏的解决方案。
2024年8月,东航物流成立由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货物组装围栏项目组,不断完善设计,制订了兼顾设备性能稳定与运行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项目组还基于试运行经验,明确了操作标准和配套管理办法,为设备正式启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货物组装围栏投用后,预计单块超高板型集装板可增加约150千克载重,低探板型集装板则可增加约500千克载重。该设备还可有效防范货板倾斜、坍塌、变形等情况,进一步提升软质包装货物的运输安全水平,保障跨境电商物流安全高效。
![]()
繁忙的上海机场货运区,有赖于高效又安全的筛查技术提供保障 (善见/摄)
“东东测”温控标签随行
护航全球生鲜物流
除电商货物外,生鲜物流也是近年来航空物流领域的重要增长极。从脍炙人口的“车厘子自由”,到从全球各个产地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的水产品,在上海航空枢纽不断拓展的生鲜业务中,民航人技术创新的身影同样不曾缺席。
作为民航领域首家冷链公司,东航物流旗下的东航冷链于2024年5月挂牌成立。依托母公司丰富的航线资源,东航冷链构建了覆盖全球的一站式生鲜运输网络,成功将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种生鲜产品引入中国。其中,波士顿龙虾、南美车厘子、三文鱼等生鲜品类逐步获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5年末,东航冷链将具备在60小时以内向全国80%以上人口所在城市经销商交付海外原产地生鲜产品的能力。
在能力建设背后,有着科技创新的全力护航,东航冷链研发的“东东测”温控标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东东测”温控标签是东航冷链针对信息断链、温度断链和监控断链等行业痛点创新研发的新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实际应用中,借助“东东测”温控标签,后台人员能够实时监控货物信息,一旦温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向特定对象发出预警提醒。该温控标签具有体积小、续航时间长等特点,适用于包括航空器在内的几乎所有运输装备。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过程中,合作各方已充分考虑到未来货运发展需要,“东东测”温控标签相关设备严格控制成本,便于在行业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东东测”温控标签相关设备已在东航冷链的帝王蟹、三文鱼、龙虾等生鲜产品以及生物医药等多种运输场景中进行实际应用。实践结果显示,温敏货物的脱温断链和运输货损等情况均显著减少,帝王蟹、龙虾等高价值货物的非自然损耗也大幅减少。科技温度与航空速度正在共同护航通达国人餐桌的生鲜物流。
用好海外智力资源
新一代智能货站呼之欲出
在上海航空枢纽的物流业发展中,机场与主基地航空公司围绕创新,既有各自探索,也有联动协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Distance can't separate like minded-souls.”10月21日下午,伴随如是双语标语被投射在大屏上,上海智汇港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与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Swissport)签署了运营服务管理合作协议。预计于今年底启用的上海浦东机场智能货站,将引进Swissport这家全球领先航空地面与货运服务商的航空货运管理技术和运营模式。
作为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项目之一,浦东机场智能货站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货运基础设施。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投运,由上海机场物流与东航物流合资成立的智汇港公司负责运营。
浦东机场智能货站的建设运营全方位融入智慧机场建设理念,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实现货物处理系统自动化、货物安检流程化、建筑设施智能化,作业环节的人员、货物、设备等多场景管理能够实现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货站智能化运营新标杆。
此次签约的合作方Swissport是全球领先的航空地面与货运服务商,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球279个机场,为850余家客户提供一体化地面与货运解决方案。通过引进Swissport全球领先的航空货运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浦东机场智能货站将在货站管理、技术发展、流程优化和标准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开创行业发展新未来。(中国民航报 记者钱擘)
![]()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11月19日8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编辑|张 薇
校对|张 彤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