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村民 周雅婷 王旭
11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民协民间音乐艺术专业委员会,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安徽、江苏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武汉音乐学院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共同承办的“江声浩荡 歌谣悠长——长江流域原生民歌展演”在武汉成功举办。
15日晚,“江声浩荡 歌谣悠长——长江流域原生民歌展演”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隆重举行。来自长江沿线10余个省市的1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优秀民歌手现场演唱原生民歌,相继登台亮相,呈现了一场跨地域、多民族的音乐文化盛宴。
本次展演以“声音的地理叙事”为核心,构建起一幅从青藏高原到江南水乡的“长江流域民歌音乐文化地图”。曲目编排深植流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深度聚焦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代表性民歌样态,遴选了《黄河清哟,山俊人也好》《热美蹉》《月亮升起》等17首具有艺术价值与历史底蕴的长江原生民歌,呈现融合长江流域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歌声与舞步,以原生民歌唱颂“共饮一江水”的血脉相连、文化相融、命运与共,演绎从雪域高原到百川归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恢宏乐章。
![]()
《黄河清哟,山俊人也好》
![]()
《热美蹉》
![]()
《月亮升起》
![]()
《哈拉耶萨》
![]()
《娇阿依》
展演在表演方式上,既有对原生态的坚守,也有适应时代需求的探索。让人尤为感动的是,年届九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兴山民歌的传承人陈家珍携其女同台演唱,表演以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真挚的情感张力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灵。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黄清芳亦是携女登台、薪火相传的动人场景,是民间音乐代际传承的生动写照,也是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承样本。
![]()
《下田号子》《五更》
![]()
《阿哥撑排下唐江》
![]()
《呕哎歌》
同时,作为一次立足学术视野、呼应时代命题的音乐传播实践,本次展演不仅系统呈现了长江流域民歌的地理分布与艺术特征,更以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生动诠释了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的深厚底蕴,为新时代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在主持人的引导与阐释中,观众在沉浸于原生民歌丰富多彩的现场表达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当前非遗调查中所呈现的民歌表达的多元形态——从民间原生传唱、舞台化演绎,到商业化改编乃至自媒体创作,并深刻体认到“民歌永远是我们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永恒命题。整场展演由此实现了审美体验、知识传播与文化认同的有机统一,在歌声流淌中传递出长江文脉的蓬勃生机与当代价值。
![]()
演职人员合影
据悉,此次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十四五”规划文化发展规划民间文艺传承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歌谣里的中国》配套活动。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