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险资三季度进一步增配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今年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超37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环比今年二季度末进一步提升。受访专家表示,险资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主要受利差损压力、投资收益提升、权益市场回暖和监管政策鼓励等因素影响。
37.46万亿险资投向哪里?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7.4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较年中增长3.4%。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3.73万亿元,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39万亿元。在险资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始终扮演着“压舱石”角色,险资对银行存款的配置比例也略有下降;值得关注的是,险资在股票投资方面的规模与占比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市场环境持续向好,险资投资股票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37万亿元险资配置策略调整:股票投资余额较去年末增长1.2万亿元,占比已达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险资运用余额已突破3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2.6%。业内指出,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利好政策频出,投资人信心恢复,推动股市估值修复创新高,险资趁机加仓股票,且增量资金侧重权益资产配置,叠加股票升值,股票配置占比明显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受险企配置策略调整和债市调整的综合影响,债券占比出现环比下降。中泰证券非银分析师表示,自2022年第二季度监管首次披露该数值以来,债券配置占比首现下降,归因来看主要系人身险公司配置占比下降所致。
多元策略寻求穿越周期 险资加码不动产投资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近日,险资买楼又添新案例。陆家嘴国泰人寿发布公告称,与前安投资签订前滩汇N5房屋转让协议,购买标的将作为公司总部办公职场。今年以来,险资加速涌入不动产领域。业内人士认为,不动产项目通常规模大、期限长,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较为契合险资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不动产与股票、债券相关性较低,有助于险资优化投资组合。
鲸调研|险资“调仓”进行时:债券配置占比罕见下行、股票持仓“七连升”,后市如何?
来源:蓝鲸新闻
摘要: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险资配置结构出现变化:债券占比近三年来首次环比下降,股票占比连续7个季度增长。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为追求收益、抵御风险主动调整配置,政策引导险资入市也初见成效。传统固收策略难以满足收益期望,“哑铃型”配置成为关键。未来险资配置趋势为权益稳步提升、债券稳守基本盘、另类资产多元化。实操中,债券仍是基本盘,叠加固收+、红利等底仓资产,配置成长风格构建哑铃组合应对市场变化。
险资年内超万亿“加仓”!A股超级“长线买家”现身
来源:华尔街见闻
摘要:今年险资成为A股重要“长线买家”,其资金运用余额从年初到三季度末增长超4万亿,达37.46万亿,其中超三分之一新增资金进入股市。直投股票规模新增约1.19万亿,从2.43万亿增至3.62万亿;间接投资股市的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增约2900亿,从1.68万亿升至1.97万亿。险资加仓主要受低利率环境下提升偿付能力和权益市场回暖推动,且偏好高股息资产,如大型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板块。
险资凶猛入市,单季爆买权益资产超8600亿
来源:时代财经
摘要:2025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7.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权益投资方面,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达5.59万亿元,占比升至14.92%,创2022年以来新高。三季度单季新增8640亿元,占前三季度总增量的近六成。与此同时,债券投资余额18.18万亿元,环比微降。专家表示,险资加仓权益资产,反映了保险公司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收益,股票市场提供更多增长机会,但也要求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申万宏源:险资密集增配银行已验证趋势 期待2026年行业基本面新变化
来源:智通财经
摘要: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密集增配银行已验证趋势,基于险资权益配置用足上限估算,假设增量资金40%配置OCI、其中40%配置银行股,则对应潜在流入空间约6000亿。基本面变化上,央行明确提出“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并将之与“拓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直接勾稽,聚焦量与价的新平衡,预计2026年银行息差或扭转下行趋势转为同比微升,存款成本改善空间更大的银行息差表现将好于同业。银行开启盈利稳定新周期,长线资金入市仍是进行时,看好银行板块。
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再添一例 险资等中长期资本深度参与
来源:证券日报网
摘要:近日,“太保资产-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世纪互联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设立,发行规模8.6亿元,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新型基础设施多层次REITs市场领域创新实践的又一突破。该项目是全国数据中心行业首单绿色持有型不动产ABS、全国第二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也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典型实践案例,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聚焦服务硬科技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激活创新全链条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从险资角度看,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险资凭借长期属性契合科创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硬科技。如数十家保险机构通过间接投资现身杭州“六小龙”股东名单,还通过参与VC/PE基金,支持初创科技企业。同时,资本市场改革为险资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如科创债ETF迎来配置窗口期,首单科创可转债获批等,险资正从传统资金提供者向“资本+服务”赋能者转型,助力硬科技发展。
提升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力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摘要:截至今年9月末,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规模下滑至6.5万亿元左右,较去年12月末的7.3万亿元减少。在低利率环境下,其收益优势收窄,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监管限制及高息同业存款渠道收窄等因素影响。日开型理财产品因投资范围更宽、收益弹性更高,逐渐成为投资者的替代选择。为提升吸引力,多家理财公司推出“零费率”或超低费率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多元“固收+”产品体系,挖掘多类资产配置价值,满足投资者收益弹性需求。尽管短期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对有日常消费提取和紧急用款需求的投资者仍具重要价值。
银行下架中长期定存产品 稳健理财资产配置迎调整
来源:华商报
摘要:近期,银行业存款产品结构调整掀起热潮,多家中小银行集中下架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部分机构直接取消5年期定存选项,同步下调各期限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调整背后,是银行业应对净息差压力、优化负债结构的主动选择,也预示着储户稳健型资产配置将迎来新变化。
理财增配含权基金——3Q25理财委外回顾
来源:中金货币金融研究
摘要:截至3Q25,理财配置货币、债券、混合、股票、其他基金2030亿元、9679亿元、310亿元、1079亿元、430亿元,分别占比15%、72%、2%、8%、3%。其中三季度理财增配混合二级债基524亿元、增配被动指数型基金556亿元(新增量聚焦科创板/创业板/港股科技/券商/有色金属等)。相较直投与配置主动基金,理财机构更倾向于通过ETF实现权益资产配置。债基层面,理财三季度净赎回11%的债基,其中短债产品压力较大,而中长债产品则在理财增发长期限封闭式产品的背景下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债券ETF端,理财主要增配科创债ETF以及部分流动性较好的债券ETF品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