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牧青 通讯员 杨斌 赵辉 龙古月
秋末冬初,沂蒙山间薄雾缭绕,远山如黛、层林尽染。这片孕育出沂蒙精神的红色热土,如今正涌动着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
![]()
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红心永续 绿电兴农”2025年电力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山东临沂举行,全国革命老区代表、能源企业、政策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商“红区+绿电”创新模式,旨在打造可复制的老区高质量发展样板。
近年来,国网山东临沂供电公司立足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禀赋,创新提出“红区+绿电”发展模式,从科学规划农村电网建设,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再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推动沂蒙老区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用绿电”的跨越式发展,以澎湃电能助力老区高质量发展。
电网升级筑牢发展根基
丰收时节,走进位于沂蒙山深处的临沂平邑县范家台村,1300余亩果园里,黄桃、山楂、苹果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果树与忙碌的新农人,共同勾勒出蒸蒸日上的新图景。
“以前浇山上的果树,得用柴油机抽水,浇透1亩地得花费近20块油钱。自从有了这个取电亭,到这儿扫码插上插头就行了,用电浇一亩地才不到6块钱,方便又省钱。”村民李成伦对新上的“共享灌溉”十分满意。
![]()
10千伏天宝线改造施工现场
变化要从国网山东电力派驻该村第一书记郭源说起。2024年驻村后,郭源发挥专业优势,对电力线路进行改造升级,新建10千伏线路2.5公里,延伸改造线路5.5公里,累计消除重过载、低电压台区30个,建成稳定可靠的联络供电模式,为沿途8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的1万多乡亲,送上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如今的范家台村,路平灯亮水清,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充足的电力,不只为范家台村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越织越密的电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十四五”以来,国网临沂供电公司科学规划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发展,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建成投运配电网工程1053项,投产配电线路长度4545公里、配变台数1.01万台,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05%,优质可靠的电力越来越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力量。
可靠供电助力产业兴旺
澎湃的电能,跃动着革命老区产业振兴的强劲脉搏。在临沂市地方镇,刚从枝头摘下的黄桃鲜果,经过六小时的加工,便以饱满甜美的形态,灌装入瓶,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个鲁南小镇,人口仅有8万,却拥有“中国水果罐头之都”的响亮称号。一瓶小小的水果罐头,已悄然壮大为撬动地方经济、享誉海内外的“甜蜜引擎”。
“水果罐头的生产受水果上市的时间影响很大,基本是当季产当年销。”山东辉煌食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徐娜介绍,在黄桃集中上市的60多天时间里,该公司需要集中生产1.5万吨罐头,车间都是24小时连轴转,一刻也离不开电。
![]()
山东辉煌食品有限公司罐头生产车间
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高效,离不开可靠的电力支撑。为精准服务这一地方支柱产业,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创新设立“电力服务特派员”制度,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申请、报装等“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定期主动上门,“把脉问诊”,第一时间响应和解决企业需求。
![]()
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员工上门服务山东辉煌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用电
临沂是农业大市,据当地农业农村局公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24个特色产业产值达到990.4亿元,同比增长14%;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营收稳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生产消费,是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撑。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始终秉承“让电等发展”的原则,创新融合“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用电服务模式,推行高频用电业务集成化办理,推出了15项“一次就办成”的联办服务,以“满格电”助力企业安全高速发展。
绿色用能推动能源转型
初冬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天高地阔,空气清冽。这座从抗日战争烽火狼烟中一路走来的“红色”村庄,如今正“绿电”涌动。
![]()
国网临沭县供电公司员工巡检朱村“源网荷储”一体式充电站
“停车扫码充电,在一个小乡村里就能实现,真是太方便了。”11月8日,游客来到红色朱村,感受乡土宁静。快速充电桩上面还有115千瓦光伏雨棚,一旁还有一台100千瓦时储能装备,车辆所充电能全部来自光伏雨棚。这座“源网荷储”一体式充电站月发电量约1.2万千瓦时,优先满足景区用电需求。
据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近年来,当地供电公司大力实施线路互联改造,推动周边水电和光伏发电就地消纳,利用村内储能设施,构建“水电+光伏发电”绿色清洁供电模式,不仅为村民生活提供充沛绿电,还有力支撑当地文旅及特色产业发展。
脉动绿电不仅点亮红色朱村,更是在整个沂蒙老区加速奔涌。
![]()
在山东省兰陵县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农业科技馆园区,过道上铺设着整齐的光伏板
在兰陵代村的智慧农业产业园,自动化播种线每小时播下1500株种苗,水肥一体化系统正精准滴灌肥料,智能喷灌设备均匀地喷洒水雾为菜苗“解渴降温”……园区屋顶上的光伏发电矩阵,为这些农业新技术提供稳定的绿电供应,成为守护蔬菜稳产的关键。在“红嫂”故里、支前模范村——临沂市沂水县上小庄村,白墙黛瓦、古朴典雅。光伏电站、云储能站、光伏雨棚、V2G充电桩协同高效运转,“源网荷储”智能微电网正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电力,一个旨在打造乡村全域零碳能源供给的新模式,正引领老区乡村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农村能源转型提供先行示范经验。
![]()
国网沂水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沂水县寺前官庄村巡检10千伏线路,服务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
绿色,已成为沂蒙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国网临沂供电公司强化新型能源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联动,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绿色能源”协同潜力,通过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装备、充电站、光伏一体化路灯等设备,越来越多的“绿电”项目在红色沂蒙开花结果。
随着临沭朱村、蒙阴孟良崮、平邑九间棚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落地,临沂境内4A级以上红色景区已实现“红区+绿电”项目全覆盖。国网临沂供电公司持续加大“红区+绿电”项目覆盖面和融合度,更好地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遍布城乡的电网升级,到红色乡村的绿电奔涌;从护航产业的可靠供电,到主动靠前的精准服务。国网临沂供电公司正以澎湃电能为笔,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为谱写“红心永续 绿电兴农”的时代答卷贡献着坚实的电网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