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国袁大头

0
分享至

奶奶的樟木首饰盒最底层,垫着块褪色的红绸布,里面躺着枚圆滚滚的银元。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上面,银白色的表面泛着温润的包浆,正面刻着个留着八字胡的男人头像,边缘还刻着“中华民国三年”的小字。“这是你太爷爷传下来的袁大头,当年能换一担米呢。”奶奶捏着银元的边缘轻轻晃动,“叮”的一声脆响,像把百年前的时光敲醒了。在民国的四十多年里,袁大头不是普通的钱,是家家户户都认得的“硬通货”,藏着柴米油盐的烟火,也刻着时代更迭的痕迹。



袁大头其实是民间的俗称,它的正经名字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民国初年刚推翻清朝,天下的钱乱得很,各省都有自己造的银元,有的刻着龙,有的刻着省名,重量成色都不一样,老百姓花的时候还得先掂量换算,麻烦透顶。1914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就想统一货币,专门成立了造币总厂,找了外国技师设计新银元。

新银元最显眼的就是正面的袁世凯头像,从肩膀到头顶都刻得清清楚楚,连头发丝的纹路都能看清。背面是两束交叉的嘉禾,就是长着饱满颗粒的稻穗,寓意着“五谷丰登”。因为头像占了大半个版面,老百姓就顺口叫它“袁大头”,喊着喊着就成了全国通用的名字。太爷爷那时候在北平的粮店当伙计,他常说:“自从有了袁大头,收粮再也不用对着十几种银元算账了,摸出一枚来,谁都认。”



袁大头刚造出来的时候,成色特别足,每枚重七钱二分,含银量高达九成。那时候的人鉴别袁大头有个土办法,用牙齿轻轻咬一下,银元上会留下浅浅的牙印——银质越纯,牙印越清晰。奶奶说她小时候跟着太爷爷去赶集,就见过小贩收银元时先咬一口,再对着太阳照一照,确认是真的才肯收。

袁大头不是只造了一种,不同年份的袁大头,身价和存世量差别大着呢。最常见的是“民国三年”“民国九年”和“民国十年”的,唯独“民国八年”的袁大头特别少见,现在收藏界都把它当宝贝。这可不是因为八年的袁大头刻得更精致,而是当年造币时出了岔子。



民国八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都在抢白银,中国的白银储备紧张,造币厂的原料不够,袁大头的生产时断时续。而且那时候造币厂还换了新的模具,雕刻头像的时候总出问题,光试模就花了大半年,真正造出来的袁大头没多少。太爷爷当年收过一枚八年的袁大头,粮店老板特意用红布包了给的,说“这枚能多换两升米”,后来太爷爷把它当传家宝,一直没舍得花。

除了年份,袁大头还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民国三年的袁大头,有的“年”字后面带个“造”字,有的没有;有的头像旁边的麦穗纹路密,有的疏。这些细微的差别,都是当年造币厂不同、模具不同造成的。爷爷年轻时喜欢研究这个,他说:“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不一样,每个造币厂出的袁大头都有自己的小记号。”



有意思的是,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就下台了,可袁大头却一直造到民国十年,甚至后来军阀混战的时候,有些地方军阀还在偷偷造袁大头。为啥?因为老百姓认它啊!那时候不管是军阀还是商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信袁大头的成色,其他纸币说贬值就贬值,唯有袁大头能稳稳当当地当钱花。

在民国,一枚袁大头的购买力可真不低。太爷爷那时候在粮店当伙计,一个月的工钱也就三枚袁大头,却够养活一家五口人。奶奶给我算过一笔账:民国初年,一枚袁大头能买30斤大米,或者10斤猪肉,要是在北平城里租个小院子,一个月租金也就两枚袁大头。

袁大头是寻常人家的“救命钱”。有一年北平闹旱灾,米价涨了一倍,太爷爷手里的袁大头不够买全家的口粮,急得睡不着觉。后来他想起粮店老板欠他一枚八年的袁大头工钱,就厚着脸皮去要了回来,拿着这枚稀有的袁大头去米铺,老板果然多给了五斤米,一家人才算熬过了灾年。奶奶说:“那时候家里的抽屉里要是能压着两三枚袁大头,心里就踏实多了,不怕天旱不怕灾。”



袁大头也藏着年轻人的心事。太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太叔公,年轻时喜欢邻村的姑娘,想托媒人去说亲,按照当时的规矩得送“聘礼银”。太叔公省吃俭用攒了五枚袁大头,用红绳串起来,亲手交到姑娘父亲手里。后来太叔公和太叔婆结婚,那五枚袁大头又被当作“压箱钱”陪嫁了回来,成了夫妻俩的第一笔“共同财产”。

不光老百姓用袁大头,商号、银行甚至军阀部队都认它。太爷爷说他见过粮店老板收大商户的货款,一箱子一箱子的袁大头,用秤称着算钱;也见过北洋军的士兵发军饷,每人手里攥着几枚袁大头,高兴地去酒馆打酒喝。有一次粮店来了个穿军装的军官,要给部队买一百担米,掏出来的全是崭新的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元上的头像还闪着银光。



民国年间战乱不断,纸币贬值得厉害,今天能买一袋面的钱,明天可能就只能买一个馒头,可袁大头却一直“坚挺”,成了大家藏钱的首选。那时候的人藏袁大头可有不少花样,有的缝在棉袄夹层里,有的埋在院子的老槐树下,有的甚至把银元裹在蜡里,藏在墙缝里。

奶奶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奶奶,藏袁大头的办法最特别。她把家里的五枚袁大头用布包好,塞进了给奶奶做的虎头鞋鞋底里,外面用针线缝得严严实实。有一次日军进城搜查,翻遍了家里的箱子柜子,也没发现鞋底里的银元。直到抗战胜利后,太奶奶才把鞋底拆开,拿出那五枚袁大头,银元上还带着虎头鞋的针线印。

战乱中,袁大头还成了“救命符”。太爷爷有个远房亲戚,从河北逃难到北平,身上什么都没带,就揣着三枚袁大头。路上遇到劫匪,抢走了他的行李,却没发现他藏在腰带里的银元。到了北平后,他就用这三枚袁大头租了个小棚子,摆了个修鞋摊,慢慢站稳了脚跟。后来他总说:“是这三枚袁大头给了我一条命。”



不过藏袁大头也有风险。太爷爷的邻居张大爷,把十枚袁大头埋在院子里,结果战乱中院子被炮弹炸了,等战后回来挖的时候,早就找不到了,张大爷为此哭了好几天。那时候的人常说:“袁大头是好东西,可藏得住钱,藏不住乱世的安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1岁关咏荷素颜照片曝光!脸上皮肤松弛、皱纹多,老年斑抢镜了

61岁关咏荷素颜照片曝光!脸上皮肤松弛、皱纹多,老年斑抢镜了

小徐讲八卦
2025-11-19 12:23:13
林总死后,有人在他卧室找到本小册子,里面内容让毛主席悲痛不已

林总死后,有人在他卧室找到本小册子,里面内容让毛主席悲痛不已

文史达观
2025-10-03 15:40:06
大批中国人依然执意去日本旅游,被日媒追问后,他们的回答太扎心

大批中国人依然执意去日本旅游,被日媒追问后,他们的回答太扎心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11-20 05:57:10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不管卤什么肉,只要放3克它,卤肉出锅十里飘香,肥而不腻

美食格物
2025-11-18 20:35:19
火箭战胜骑士,霍勒迪和谢波德表现出色

火箭战胜骑士,霍勒迪和谢波德表现出色

啊哒体育
2025-11-20 10:54:49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白手起家还是世家传承!2025福布斯中国十大富豪家庭背景深度揭秘

白手起家还是世家传承!2025福布斯中国十大富豪家庭背景深度揭秘

白浅娱乐聊
2025-11-20 10:25:42
官方:阿森纳将于明年结束与卢旺达旅游局长达八个赛季的合作

官方:阿森纳将于明年结束与卢旺达旅游局长达八个赛季的合作

懂球帝
2025-11-19 18:25:16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一夜损失40000亿美元背后,这位18岁中国少年轰动世界!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15 06:36:19
中业岛部分海域被我方控制,南沙局势转变,相关收复计划已启动

中业岛部分海域被我方控制,南沙局势转变,相关收复计划已启动

傲傲讲历史
2025-11-19 04:26:04
“爱泼斯坦案”已完全失控,形势对特朗普极为不利

“爱泼斯坦案”已完全失控,形势对特朗普极为不利

健身狂人
2025-11-20 01:12:46
喻恩泰发声回应!为孩子忍辱多年,情敌前妻看不下去,放猛料助攻

喻恩泰发声回应!为孩子忍辱多年,情敌前妻看不下去,放猛料助攻

心静物娱
2025-11-20 09:00:41
为什么中国女性不如欧美女性丰满?

为什么中国女性不如欧美女性丰满?

鬼菜生活
2025-11-20 10:49:31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打出来”的尊重!欧美民间对中国的态度已发生巨大转变

荐史
2025-11-13 17:32:00
香港失业率冲上3.9%,超15万人失业,未来前景堪忧

香港失业率冲上3.9%,超15万人失业,未来前景堪忧

麦小柒
2025-11-17 15:28:17
天上人间付红琼被执行死刑,押法场时高喊:这辈子值了

天上人间付红琼被执行死刑,押法场时高喊:这辈子值了

纪实录
2024-11-07 22:02:36
Gemini 3中文测评结果发布:首超GPT-5 全球第二

Gemini 3中文测评结果发布:首超GPT-5 全球第二

快科技
2025-11-19 22:08:03
母亲偷拍“天才儿子”,网友劝她清醒:这样的天才一个班就有20个

母亲偷拍“天才儿子”,网友劝她清醒:这样的天才一个班就有20个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0-10 17:02:52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8 21:23:05
女神刘亦菲字迹

女神刘亦菲字迹

微微热评
2025-11-18 15:34:34
2025-11-20 12:11:00
历史文化介绍
历史文化介绍
古往今来的历史事件
10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数码要闻

黑鲨磁吸无线充散热器上架:TEC半导体制冷,首销209元

旅游要闻

海西之约,首都相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